伊朗(續) | Cham

第三,美帝固然一向美帝,伊朗也不是甚麼好料子。在12月尾的時候,伊朗就曾經大規模拘捕示威者,有未經證實的報導指超過900人死亡,拘捕數字超過7000人。示威者抗議的是燃油價格急升。原因一方面是美國的經濟制裁,但也和伊朗自己的政策與制度——充滿貪污,將資源調配至武器發展、軍事與中東外交有關。

但即使如此,也不代表美國有權暗殺其重要人物、轟炸伊朗,甚或宣戰。稍為Google一下,就會發現美國的暗殺是違反國際法的——暗殺其他國家人物不能只因過往指控或印象,而是只有在有足夠證據表明他極有機會危害他人生命才成,更不用說暗殺會傷害其他無辜人物。

至於戰爭,我們更不可以因為某些國家不民主或「邪惡」就可以攻打它。理由和以上一樣,戰爭將會帶來大量人民傷亡,帶來的政治經濟動盪更是無法估計其損害。伊拉克就是一個好例子,03年的伊拉克戰爭至今直接間接的死亡人數近100萬,但帶來的是全球最不穩定,最多貪污的「民主」,與及依舊或更甚的動盪和貧困。

***

我們應該從中理解到甚麼?世事龐複,在注意力和資訊均被嚴重商品化的今天,他國的紛爭往往教我們無所適從。現實一點說,有多少人有精力特意去理解伊朗的歷史和美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

主流的戰爭論述,總是潛台詞地劃分正邪。美國——伊朗便是好例子。這裡或多或少是以歐美為中心的主流娛樂媒介潛而默化吧。但簡單的歷史閱讀,便可以告訴我們在國際的舞台上,尤其是國與國的紛爭,基本上都沒有所謂的good guys,只有bad guy 1和bad guy 2。習慣上我們自覺需要take side,但現實上這並不怎麼合適。我們最希望的自然是伊朗的人民可以有真正的自由民主,可以同時擺脫美帝以及(一定程度的)原教旨伊斯蘭。但當下的時空沒有這樣的選擇。

或許暗地裡我們都一定程度明白這一點,或最少理解以民主自由為號的美國有太多的陰暗面。這種「誰都不是好人」的感覺,加上以上提到國際政治本身的複雜,往往令我們放棄一些人類最基本的判斷。事實上,我們無需清楚理解什葉派(伊朗、伊拉克)和遜尼派(沙地)在中東之爭和美國在中東的戰略步署;或是美國曾在1953年推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的伊朗民主政府,支持皇權獨裁,而當今的伊斯蘭政權就是在1979年的革命的結果——才可以肯定地,確切地認為美國的經濟制裁和戰爭舉動是可恥和不人道的。為甚麼?因為戰爭會帶來我們和平地方無法想像的大規模傷亡,而經濟制裁的後果就是民不聊生要比大衰退更甚,而兩者絕大多數時候都沒有帶來良好改變。就算你認定某國政權應該更替,以上都不是有效的方法。

當我們為示威者受到打壓感到憤怒,或為天災人禍帶來傷亡感到哀痛之際,請不要忘記他國紛亂的傷亡數字往往是以百倍起。世事有複雜之處,但也有簡單的地方;有需要鬼才博學才能說得清的棋局,也有只需要匹夫之怒的時候。

如果大家自覺覺得要take side,就請站在平民百姓的一方。

(二之二)

——Cham

#夜貓 #伊朗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