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好悶,瞓咗無睇? | 核仔

區選正式開鑼了。今年因為反送中運動,令區選更受人關注,不過主流的討論都是在重複能否「踢走建制派」。不過我很懷疑泛民即使能夠大勝,能否像建制派一樣植根地區樁腳?就我自己的經驗,上一次我的選區也有民主黨人挑戰長期連任的獨立建制派,結果當然是輸了,之後也就再沒有見過這位落選人。當然建制派是一定要踢走的。不過本身只是個諮詢架構的區議會頂多可以批批撥款,真正掌控社區生殺大權的依然是政府民政專員,所以即使泛民贏了也不過「守住了」些什麼。

反送中運動似乎令不少人增加了對自己社區的認同,例如人們會講笑說黃大仙和沙田爭做香港首都。我對自己的社區沒太大歸屬感,畢竟香港真是太細了,除了中環那些商業區,其他地方根本無甚不同,區議會的選區就更加細,不過幾條邨,所以我很懷疑有些候選人說要發展地區身份到底有多大意義。更何況,為什麼我們要用這麼多資源去選個人來解決幾條邨的鼠患、或者將樓梯變成斜坡?難道不應該由公務員來解決這些問題,讓民選議員來管治和發展地區嗎?

當然如果細緻地講或者每個地區的社經結構都有不同,例如警察在上水鬧街坊「啜資源」、太古街坊鬧警察買不起太古城。撇除當中的歧視,如果我們要處理每個社區獨有的問題,是否首先要改革區議會,將其權力擴大呢?例如上水區的街坊覺得太多藥房了,區議會可以限制每條街只可以有幾多間藥房?觀塘區的公立醫院資源長期不足,區議會可否在地區層面解決?如果要解決,錢從何來?如果每區有權訂立各自的稅制似乎又太過天方夜譚。但按每區的情況由中央加大撥款,讓地區問題地區解決,是否能夠更具行政效率,區議會選舉會否更有意義呢?當年董建華殺局正正就是因為地區權力太大,現在看來,似乎催生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區議會。

#夜貓 #區議會 #選舉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