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異/同 | Cham

關於智利的運動有一個和香港異常不同的地方,就是群眾對於搶掠的看法截然不同。打爆那些優品360又好小米又好,大家彷彿覺得裝修完就應該要走,要做「義軍」。

驟眼看來,智利和香港運動非常相似。它們抗議的是一個未曾完全擺脫軍方獨裁統治的民主政府;爆發點也是警方軍方的暴力和催淚氣;就算是形式上情感上也有雷同:在平穩的背後埋藏著極大的民怨,而那種憤怒被觸發出來之後,即使在沒有組織的情況下仍化成各種的暴力;他們的運動也沒有明顯的政治領導,甚至他們也有大規模瘋狂攻擊他們的港鐵

或許他們的勞工運動與學生運動遠比我們強大——這十餘年間學生一直都領導著大規模的運動,它們的自我組織有極深厚的基礎,也是這次運動一開始的領軍人物;工會亦一直有著抗爭,在是次運動之中亦自然能快速反應和配合。話說回來,因著軍政府的傳統,他們的國家機器亦遠較香港的殘暴——但這些無改以上提到的相似之處。

但一個很重要的分別,就是搶掠在運動的極早期便開始發生,甚至在大家注意到的100萬人示威之前。更重要的是其規模甚廣,雖然媒體想冷處理這方面的新聞,但實際上聖地牙哥大部份的超市基本上也被搶掠,其中有超過80間Wal-Mart。但和香港不同,搶掠也沒有引起甚麼民意反彈,個別團體甚至公開認可這種行為。

這裡大概源於智利的民眾對社會壓迫的看法和我們非常不同。我們心目中的壓迫,是一種純粹政治化壓迫:沒有民主選舉,警察暴行,統治者不理會民意。但智利民眾當然也非常渴望民主,他們雖然有名義上的「普選」,但其憲法根本就是有著嚴重問題;軍方對司法、以至政府均有極大的裁制權力——這是軍政府的獨裁遺產。

但與此同時,他們同時認為,這個政治制度,與智利社會的嚴重不平等有直接的關係。他們認為這些不平等——教育、交通、醫療,餘不一一——是假民主的結果。所以,經濟壓迫和政治壓迫是互為一體的。這就是為甚麼他們運動的觸發點是地鐵加價,而這又可以在一個月內演變成對於新憲法,打壓軍方的訴求。這也是為甚麼民眾基本上接受搶掠,因為這本身就是對既有制度的一種反抗。當然,廣大的貧窮也令這有相當必要。

智利是OECD之中最不平等的國家,其不平等是聞名於世的。香港其實也是。香港的種種不平等,如高房價、低福利高工時,和既有的政治制度也有直接的關聯。兩地真正最相似的地方其實在此。所以,當我看到不少抗爭者對於搶掠頗為反對的時候,我實在感到相當驚訝。最少我肯定智利的市民也是如此想。

——Cham

#夜貓 #智利 #搶掠 #新自由主義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