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隨筆:希特拉的荷里活 | 米迦勒

電影節尾聲,要數今屆令我最失望的一部電影,應數《希特拉的荷里活》。一個大好的題材與問題,到了這位導演手上卻被白白浪費,相當可惜。

《希特拉的荷里活》引用大量學者對於議題的評論、基本上影片「論述」是由「評論」的句子、資料影片(包括相關電影片段與納粹時代資料影像)及導演Voice Over組合而成,形式上「正路」。最近香港院線特別放映的《我不是黑奴》套路也類似。

影片似乎承接《從卡里加利到希特拉》的方法與問題,在開首提出問題,嘗試探問:如果電影反映一時一地民眾的心理狀態,納粹時代的德國映畫又反映了一個怎樣的心理狀態?問題提得好,可是也沒有然後了。

因此,影片的問題就是出於內容了。影片分別講述演員、類型、製作人的分類法類似《從卡里加利到希特拉》書中內容,但《希》一片往往有不成熟、甚或流於武斷的論斷由導演口中講出。提及《希特拉青年團》(1933)全面將納粹主義與少年、青春掛勾,沒有更多論說,攸忽跳到《意志的勝利》的幾個重點……

如此這般的零散、無焦點論說本來未必有問題,不過到影片最後導演用畫外音嘗試總結、重提片首核心問題,筆者感覺到一種尷尬:是的,影片有不少珍貴、鮮見的納粹時代影片。可是筆者卻沒有看見創作者有嘗試梳理資料、只是將不同觀察零散地展示;如是者,更遑論去「處理」他提出的問題了。而如果在九十分鐘的影片之後,導演是想要以這種方式「將思考空間留給觀眾」,我恕不苟同,甚至會覺得作者是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