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權益真不是日日退步:讀曾志豪文章後感 | 李峻嶸(工黨執委)

九巴早前曾解僱葉蔚琳等4位車長,此舉立刻激起輿論反彈,包括工黨在內的團體成員連夜前往九巴車廠外抗議後,資方暫時讓步容許四人復職。當然,由於4名車長仍要面對上訴機制,我們也不可能說工人已打贏這場小戰役。

事件發生後,我讀到了曾志豪在《明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曾志豪的立場是支持車長/工人的,但小弟對該文的部分觀點卻難以苟同。曾志豪這篇文章以「工人權益 日日退步」為題,內文批判那些「儼然是資方左右護法」的工會和「偏重商界利益,不願替勞工爭取集體談判權」的政府。於是曾志豪的結論是:「工人的權益,還是日日退步。」

香港的勞工權益當然是十分差。20年前的金融風暴和經濟衰退,不但推高失業率和帶來減薪潮,政府更藉機擴大外判,香港的工人權益實在是被重挫。但工人運動沒有氣餒,最低工資運動和11年前的紮鐵工人罷工,都為香港勞工的處境帶來正面影響。沒有最低工資運動,哪有7年前最低工資法的實行?紮鐵工人罷工雖然未算大勝而回,但因罷工而成立的紮鐵業團結工會,後來靠著集體談判令紮鐵工人的待遇得到大幅改善。

五年前的碼頭大罷工,是以外判工為骨幹,罷工有如一場外判制壞處的公眾教育。近年在多個院校出現的與外判工相關行動,以至之前海麗邨罷工取得勝利,都可說是受到碼頭工潮的長遠影響。在多方壓力下,政府也不得不設立跨部門小組檢討外判制度。此外,雖然政府抗拒為工人的集體談判權立法,但一些工會(如太古、雀巢等)近年亦爭取得與資方集體談判的地位。

曾志豪文章的原意應該是良好的,他很可能想強調香港工人權益之差,來讓更多人關心勞工權益。但就算過往十多年工人運動的成果未盡人意,工人權益也絕不是「日日退步」。強調「日日退步」,一來與事實不符;二來強化了工人運動毫無寸盡的誤解和形象。我不是說香港的工人運動近年進入了節節勝利的階段,但在犬儒主義和無力感充斥社會的今天,曾志豪文章那種說法不但難以動員民眾爭取包括工人權益,甚至有反效果的可能。

無論是勞工運動還是普選運動,我們都在挑戰權貴的利益和地位,要取得勝利從來不易。事實上,重大的勝利很可能需要特殊的時機,甚至對方失誤的「配合」。平日我們迎難以上取得一些成績,是應該肯定一下這些成果,為未來的鬥爭注入更多士氣。敵人就是想我們只記得挫敗而喪失鬥志,我不是說要製造虛假的希望,但從以往的成功鬥爭中看到累積和成果,是我們長遠堅持跟權貴鬥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