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王朝國名由來(十): 武周|鱷魚把拔

每每翻閱歷史時,總會對很多歷史人物有些意見,無論他們是帝王,還是將相,總覺得如果可以怎麼樣,那麼歷史的發展會更好才對。但進入社會工作後才慢慢發現,不是帝王將相的我們,可能連一個小職位都不一定能做到盡善盡美,連管理個三五個職員,都可能管理不好的時候,這時想到歷史書上那些統帥千軍萬馬、治理偌大土地的人物會犯錯時,似乎也比較能用將心比心的態度去看待。

在職場中,我們可能終其一生的努力也不一定能爬到最高職務的位置,那些近乎高不可攀的領導者,他們是否會因此覺得是因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造就了他們目前的地位呢?

就是因為這種與眾不同的感覺,讓一國之君必須要想盡辦法強調自己的不一樣,像是平民出身的劉邦,在《史紀》中也要描寫成是龍的化身。

原文: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根本就是近來電影《美女與野獸》所惹出的風波一樣。今日的我們會懷疑劉邦是半獸人,而且劉太公有戴綠帽之嫌,但對古人來說,劉邦這種不一樣的出生傳說,反而讓他取得帝位有了合理的必然性呢!(劉邦的出身傳說,更有可能的是稱帝後的捏造,為稱帝取得認證。)

大陸學者胡阿祥在探討統一過中國的各王朝國名時,特別提到了眾人較少提及的(武)周朝,她就跟王莽一樣,在和平中轉換朝代,當時的人們是否有感覺已經改朝換代?倒是一個值得去探討的問題。不過還是把問題回歸到國名上好了。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在選擇國名上,應該也會遇到如何突顯自己與眾不同的的問題吧!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是木材商人,由於資助過唐朝開國國君李淵,被封為應國公,看來也算是呂不韋之類有投資頭腦的人才,但在那個重視門第世族的時代裡,一個資助政治人物而獲得官職的商人,怎麼看也只是個暴發戶而已,不會贏得人們的敬重。所以,從武則天沒有選擇父親爵位:應國公的「應」當作國號,可以看出武則天認為爸爸的這點並沒有特別了不起,況且她也不是因為繼承父親爵位而稱帝的。那麼該如何找一個合適的國號,成為武則天稱帝的第一個難題。

在翻閱了眾多記載下,武則天(的幕僚?)找到了一個有趣的記載:傳說周平王的兒子出生時,手上有著「武」字的紋路,所以取名為「武」,這也是「武」這個姓氏的由來。換句話說,武姓源自於周王朝!?

曾經試著把唐朝世家大族的順序重新排序過的武則天,發現即使把「武」姓排到世家大族中的第一位,也很難受到眾人的接受,畢竟眾人心中早已有沿襲數百年的世族排序,靠政治力改變身分地位,並不容易立即被接受。相反的,藉由穿鑿附會,幫自己姓氏的找個夢幻的傳說,找個有名的古人當作自己的祖先,反而更容易被眾人接受。

為了讓這個穿鑿附會更有說服力,當皇后的時,她甚至就已經把自己的父親從原本的「應國公」改封為「周國公」,原因有可能只是想幫能當皇后的自己多加點軟實力,當然也有可能是當時已有稱帝的念頭。稱帝後,她更是把數千年前的周文王供奉在祖廟中祭祀,用以宣示這個新的「周朝」是延續上古那個周王朝的。種種跡象都顯示,武則天自詡為周天子的後代,她的稱帝是理所當然的,是要恢復周王朝的光榮。

可惜的是,在男性社會中稱帝的武則天,由於接班人沒有考慮要選女兒的情況下,在侄兒與兒子間,最終還是選擇百年後會繼續祭祀牌位的兒子接手,也確定了這個女性統治的周朝,最終要歸還男性統治的唐朝。

短暫的(武)周王朝,雖然常被我們遺忘,甚至以為武則天是唐朝的女皇帝,但武則天所帶來的歷史影響,例如重視科舉,首創殿試、武舉等等,都對後來的中國影響深遠。而且這位「篡位者」甚至還受到唐朝的尊重,一樣葬於皇陵,一樣配響祭祀,相較之下,另一位以親戚身分篡位的王莽,則遭到唾棄,慘遭梟首,這是不是也算是歷史對女性的一種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