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關學堂 – 循道衛理社關路|鄧永謙

背景

公元17-18世紀,英國在工業革命前仍然是一個農業社會,人口中主要分了一些明顯的階級身份,如上層的有貴族(初期在城中約有55位)、協助貴族管理土地的鄉紳地主(約佔人口8-10%)、自耕農民(佔大部分人口)、工人(鞋匠、鐵匠、屠夫和勞工等,亦佔人口大部分)和大量需要救濟支援的人。社會這種狀況令到地方資源分配不平均,貧富懸殊令基層人民被不公義的對待。佔人口大部分的農民因天氣惡劣而農作物失收,無收成交予地主,要賣地求生,要替地主打工,出現大量農奴的現象。

加上英政府實施新政策措施 – 圈地政策,土地從分配予農夫,漸改變成為有資本的地主不斷收買土地,連帶一些荒蕪土地、沼澤叢林都乘勢納入名下,圈地政策只有利於已累積一定程度財富的鄉紳地主,令他們擁有更多權力與資本,政策傾斜嚴重,而由於農業生產利潤有限,地主為圖利緣故,紛紛開闢農地作畜牧用途,當時最賺錢的是養馴種馬出口法國,於是投資養馬,原先農地需要四五百人手去生產,現在養馬只需四五十人便可以,其餘的人變相失業,而平民百姓因飢餓及極度貧窮緣故,唯有從家鄉走進城市,希望能找到維生的工作賺錢養家,結果導致大量非城市原居民湧入,但又沒有足夠工作提供,導致更多人失業,政府原本對流浪者、失業漢和無依無靠的人提供援助,但可惜這批人是非原住民,不能申請福利,造成更多人陷入貧窮,失業人數接近人口的20-40%,但較難遣返非原住民,怕會引起反抗和動盪,而本身城市有十萬人生活在社會保障措施名下,卻有接近一百萬更貧窮的人接受救濟,三天無飯食是很平常不過的事。

制度上的不公令百姓們一代一代貧窮下去,政策傾斜權貴賺錢基層埋單,當時英國正值擴張時期,要徵軍費發動戰爭建立殖民地,當時英國成功侵佔的殖民地比本身國土多一百一十一倍,稱為日不落帝國,徵軍費需要向貴族借貸,戰後要還錢,錢從何來? 就是從徵收平民百姓的苛捐雜稅,令他們生活百上加斤。而工業革命的產生,英國對棉織品的需求龐大,於是利用擁有殖民地的優勢大量在當地生產,同時間他們利用殖民得來的人力,特別是刻苦耐勞的非洲人民,他們有接近一百年販賣奴隸的歷史,奴隸被送到各個殖民地進行生產和種植棉花。

稍長的背景內容是為了讓大家對約翰衛斯理及循道衛理的成立認識前打好一個處境認知的基礎,使我們不要忘記認識歷史和處境對了解人物和教會宗派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約翰衛斯理與循道衛理

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1703年6月17日-1791年3月2日)是18世紀的一位英國國教(聖公會)神職人員和基督教神學家,為衛理宗(Methodism)的創始者。他所建立的循道會跨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四個地區,帶起了英國福音派的大復興。父母為清教徒背景,太太亦隨其丈夫加入聖公會。他在1739-1789這五十年期間証道四萬次,並包括大部分於戶外舉行的露天佈道,平均每天講三篇道,小的場合人數有三千,大的可有一至二萬人聽他講道。衛斯理起初想開展的並不是設立一個循道衛理宗派,而只是一個復興運動,而且他堅持這個是聖公會內的復興運動,當時參與運動人數在英國接近十萬人,在國內建禮拜堂600間,美國亦有七萬人參與,他們需要設定很多的團體、牧養工作和事奉職份去關顧和牧養參與運動的人口。

衛斯理也喜歡以寫作承傳他對信仰的詮釋和洞見,著作約有230本,現時已集合成32本衛斯理全集,有學者說需要用三年時間才看得完他的著作。他寫的著作和訊息大部分都是向當時的基層群體宣講,又走進一些陌生群體(Stranger Society)接觸他們,盡量尋找不同群體為他們服務,他更窩心地寫作了一些易看易懂的信仰小冊子給基層群體,讓他們明白信仰。而當時堂會班會內更規定每次聚會需要有能力的參與者捐一便士,集結捐款幫助有需要的人。整個運動參與的人數接近九成都是當時的基層群體,他們都承傳著衛斯理傳福音給貧窮人的信仰精神,以一個關懷社會國家的向導發展下去,因此讓整個運動都充滿生命力。

衛斯理是一個對信仰很認真的人,他的所有行動和言說也是來自對基督教信仰的回應。衛斯理是接受路德宗因信稱義的信仰,立志一生過聖潔的生活,在成為聖公會牧師前已投身服務社會的工作,在他對聖經和信仰的理解中,有兩段經文對他來說尤其深刻,第一段是出埃及記三章七節 :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是上帝看見百姓處於被壓迫的境況,而第二段經文是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經文提醒信徒需要顧念無依無靠,無權無勢的群體。衛斯理認為,當你接受這個信仰,就要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基督徒,不要作一個一半的基督徒,罪使人成為一個失去愛的人,上帝再一次將愛賜給我們,讓我們可愛神愛人。

1750年前後,因著整體經濟發展蓬勃,有很多信徒富有起來,當衛斯理向有錢人宣講拉撒路的訊息,他們無動於衷,所以他決定不花時間在他們身上,寧願全身投入去愛基層群體,雖然著作的書令他致富(買書收入為三萬磅,當時一個貴族一年的收入為一千磅,循道衛理的傳道同工為四十磅收入),他堅持過著節儉清貧的生活,無論他的薪酬多或少,每次都只留下二十八磅給自己,其餘的都給了基層人,即使到臨終一刻,他都沒有為自己留下財產,只是為每位抬棺木的工友給了六磅,他說過若你發現他有多餘的錢,只可以說是他偷了基層群體的錢。

有甚麼令衛斯理持續在信仰實踐中更火熱更積極? 就是一個服侍重要的起點 – 探訪。探訪讓我們看到基層真正的需要,走到街上去關心窮人是上帝給他的恩典,他常常因為能與基層一同在餐桌上領受聖餐而歡喜快樂,更改變他對基層人的看法,有很多人都直覺基層人就是得不到上帝祝福的一群,標籤和歧視他們,但衛斯理卻看到他們擁有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同時他要求循道衛理的信徒在服侍基層時要有持續的探訪跟進,將物資親自去送給他們,面對面的接觸能軟化我們的心,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增加謙卑、忍耐和愛心,服侍是我們蒙恩的一個途徑,能拿走我們剛硬的心。

衛斯理未有將高深的神學擺在他的信仰實踐當中,卻帶著一份忠於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精神,將上帝給他愛貧窮人的心徹底地在他生命中活現出來。同時感染著參與循道衛理運動的人效法和傳揚。

循道衛理宗不是一個新興的宗教,是一個初期、舊的和聖經的宗教,上帝期望我們以全人的愛,盡心盡性盡意去愛神愛鄰舍,就愛這些人如同愛自己一樣,特別去愛貧窮和無權無勢的人,讓愛在生命中不要做一個過客,要成為靈魂持續不變的性情,心裡沒有虛假的愛,作個被愛所掌管所充滿的人,擁抱貧窮人,做瞎眼的眼睛,瘸腿的腿,孤兒的父母,流離失所的保護者,就是那位看見,動慈心,然後持續不斷關懷的撒馬利亞人般。

衛斯理在服侍貧窮人的時候,除了進行服務外,更會反思有關社會性的問題,為何會出現貧窮? 社會分配資源究竟出現了甚麼問題? 觀察社會的狀況,為何牛羊等牲口在市場上賣得這麼貴? 是因為牧場大部分用來養馴種馬,少養牛羊,因馬的價錢比牠們貴。為何面包會這麼貴? 是因為商人用了全國收成一半的麥去釀酒,當然酒是有利可圖的產品。為何會有這麼多農奴? 是因為地主不斷無理地抬高地的租金令百姓難以應付。還有一樣是販賣黑奴,當時販賣黑奴的合法性令到很多黑人的遭遇淒慘,有些一家人在販賣後永遠也不能重聚,因著國家利益,權貴和宗教人士仍然容許及認同這種泯滅人性的奴隸制度。衛斯理看到這等景況深知是完全扭曲上帝所創造的世界,需要重新思考社會分配資源問題,稅項需要重新修正,貧富間交稅的比例宜公平一點,廢除奴隸制度等,衛斯理都一一對應這些問題向政府表達意見,為基層群體發聲。

除此之外,他們還身體力行在社會服務中不斷增加對貧窮人和抗衡社會問題的支援,如以免息貸款來協助基層渡過難關、開拓職位增加就業機會、開辦學校讓所有人都可以吸取知識、開孤兒院和庇護所作無權無勢之人的避難所等等,由此可見,循道衛理的信仰實踐確實言行合一,全人服侍,並且對貧窮問題是見窮又見貧,整全地針對發生貧窮問題的原因去對症下藥,並以「人」為信仰實踐中最大關注的重點,以人為本地將基督愛人的精神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