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華《朝鮮戰爭再探 — 中蘇朝的合作與分歧》,第二章〈走近莫斯科:中蘇同盟的建立及其內在衝突〉閱讀筆記)
中共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成立新政府後,毛澤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急着手於12月訪問蘇聯,為當時70歲的共產主義陣營領袖斯大林祝壽。當然,毛澤東到莫斯科的用意在尋求財政、經濟援助外,還特別希望與蘇聯簽訂新的中蘇同盟條約。政治上的支持、經濟上的援助,可以協助中共管理國家,鞏固政權。但同一時間,如能簽訂新的中蘇同盟條約,則可以表明中共建立的是一個割斷與舊中國的一切法統聯繫的全新國家。如能藉此收回國民黨1945年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給予蘇聯的東北特權和利益,包括中長鐵路、旅順口和大連港,則剛成立新政府的中共在全國民眾的心中、在中國歷史上無疑是樹立了一塊豐碑。
然而要蘇聯放棄在東北的利益無異於虎口奪食。對斯大林來說,中共想要的協定涉及到蘇聯在遠東核心利益的重大損失。中長鐵路、旅順口和大連港對蘇聯均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蘇俄要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必須佔有海洋優勢,但蘇俄一直沒有一個理想的太平洋出海口。中長鐵路、旅順口和大連港,能夠提供蘇俄世代追永的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凍港。1945年太平洋戰爭,日本投降,斯大林逼使國民政府簽訂中蘇條約,奪取旅順海軍基地這個出海口。就在日本簽署降書的那一天,斯大林說:「為了清洗1905年俄國戰敗的污點,我們已經等待了40年」。然而斯大林沒有想到,不到5年,毛澤東就來逼使他簽訂新條約,根據這個新約,俄國人很快就將失了他們世代所追求的太平洋出海口。
斯大林當然無意放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亦無意修改中蘇盟約。因此在祝壽典禮之後,毛澤東也就在莫斯科待了二十多天。由於並無出席任何活動,因而在國際上更惹來被莫斯科軟禁的傳聞。
毛澤東透過國內的媒體放話,向斯大林施加壓力,謂此行到莫斯科是主要是和蘇聯談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問題。而就在此時,美國利用台灣問題阻止新中國倒向蘇聯,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公開放話,左一句台灣歷來是中國領土,台灣海峽的戰爭是中國內戰,跟美國無任何關係;右一句中美從來沒有利益衝突,抗戰中亦援助最多,反觀蘇聯卻在東北、外蒙和新彊侵占中國,極力拉攏中共。為防中美聯手,因此斯大林不得不同意與中共談新條約。毛澤東於是著周恩來於(1950年)1月20日前到莫斯科與蘇方談判,而他則安心到列寧格勒等地參觀。
經過為時不長的談判,中蘇於於1950年2月14日正式簽訂了新的《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聯放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對中方私修訂條約版本基本上一字不改。
根據新的中蘇同盟條約:
1. 蘇聯放棄租用旅順口作為海軍基地的權利,放棄在大連和中長鐵路的一切權利和利益,同時聲明將上述所有權利和義務歸還中華人民共和國。
2. 目前由蘇聯騎時代管或租用的在大連和旅順口地區的一切財產,均由中國政府接收。
3. 對日和約簽訂或本協定生效三年後,蘇聯政府立即將中長鐵路及其所屬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中國所有。
沈志華指出,俄國學者認為由於相信中共表示的忠誠和友誼、斯大林主動放棄了蘇聯在東北的特權和戰略利益的看法未免過於簡單化和表面化。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中蘇同盟條約談判的結果,使斯大林對中共的「忠誠和友誼」從根本上產生了懷疑。
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相關文件公開發表後,中國上下一片歡騰。在報紙、電台和集會上,輿論對中蘇條約和蘇聯讚不絕口。劉少奇在中國政府舉辦的慶祝宴會上發表演講說,由於條約的簽訂,中蘇兩國友好關係開始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他還向毛澤東報告:700多人出席了北京飯店的雞尾酒會,9人發言,各方一致表示擁護中蘇新約,今日各處群眾遊行慶祝,十分熱烈」。然而身在莫斯科的毛澤東反應十分冷淡。據胡喬木回憶,「這次訪蘇對毛主席刺激很大」。
3月4日毛澤東一行回到北京後,中央要毛澤東談談訪蘇的情況,但毛不願意談,並推給了周恩來。毛澤東後來曾多次在黨內和蘇聯人面前流露出他對在莫斯科受到冷待而不滿。其實斯大林並非有意怠慢毛澤東,只是不想討論簽新約的問題,故盡量迴避與他見面。這一點,毛澤東心裡清楚。但實際上,毛澤東的冷淡很可能是出於某種擔心:這次訪蘇雖然簽訂了新約,但實際結果未必能如中共所願。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投票批准條約的會議上,毛澤東說:「締結中蘇條約,把中蘇友誼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我們就有了一個『可靠的同盟國』,這樣就便於我們『放手進行國內的建設工作和共同對付可能的帝國主義侵略』。然而,毛澤東在說這番話時,心裡是沒有底氣的。毛澤東內心十分清楚:他這次在莫斯科「虎口奪食」,逼迫蘇聯做出的讓步太大,肯定深深得罪了斯大林,其嚴重程度甚至超過了他在1949年初斷然拒絕斯大林關於國共和談的建議。毛澤東的擔心很快就變成了現實。
其實早在1月28日蘇聯接受中方關於中長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方案後,莫斯科外交談判的氣氛驟變。在後期談判中,蘇方代表在補充協定、專家協定、貸款條件和確定匯率的問題上斤斤計較,態度生硬,不僅要求額外簽署新的協定,還修改了已經達成協議的條款,提出了很多新的附加條件。
中蘇同盟的簽訂,令蘇聯將失去在遠東的出海口及不凍港,斯大林因而火速給金日成帶來了他日思夜盼的好消息:同意出兵計劃。斯大斯希望藉著朝鮮戰爭,進可取得在朝解半島的出海口和不凍港,退則可維持在旅順港的控制。而在中共一方,中共中央政治局眾人反對出兵朝鮮半島,毛澤東深明為鞏固新政權,建立中共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地位,並取得蘇聯的援助,不論輸贏也不得不出兵。簡而之,參加韓戰與否並非軍事勝算的考慮,而是政治形勢的考慮。出兵之後,蘇聯的經濟、軍事、技術援助就大量到來,中蘇同盟的基礎由是奠定。當然在朝鮮戰爭中消磨日久,中國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毛澤東選擇出兵朝鮮的判斷對於穩固剛建立的中共政權來說,無疑是正確的決定。從蘇聯手上奪回東北中長鐵路、旅順口及大連港,又要與蘇聯維持關係以取得對方大量的援助,自不然要付出代價。而中蘇關係密切的背後,正如毛澤東與斯大林二人之間長久以來的爭持角力,埋下了決裂的種子。
資料參考:
沈志華《朝鮮戰爭再探 — 中蘇朝的合作與分歧》,第二章〈走近莫斯科:中蘇同盟的建立及其內在衝突〉(三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