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近日的中大民主牆大戰外,過去幾年在網絡上我們也常見到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狂潮。但其實大家都知道,就算在言論自由的社會,網絡言論不代表真正的民意,更何況是在網管重重的中國大陸?那麼,到底近年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愛國情緒是否真的在升溫呢?今年年初,哈佛大學學者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在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 41, No. 3 (Winter 2016/17), pp. 7–43)發表了一篇題為“Is Chinese Nationalism Rising? Evidence from Beijing”的文章。他的研究結果竟然是,民族主義近年在中國並沒有上升之勢。
江憶恩的研究資料主要來自七次在北京進行的隨機抽樣民意調查,研究進行年份包括2002、2003、2004、2007、2009、2013和2015。被訪者被問及對以下三句說話(論文只列出英文版本,下文的中文版本為夜貓學術組翻譯)的意見:甲、我喜歡做中國公民(“I Would Prefer to Be a Citizen of China”);乙、中國比起大部分國家都要好(“China Is a Better Country Than Most”);丙、就算國家/政府有錯,你都要支持它(“You Should Support Your Country/Government Even When It Is Wrong”)。
愛國高峰在2008/09年
在歷次的研究中,江憶恩發現,針對甲乙兩題,過半被訪者的回應都是「非常同意」(strongly agree)或者「有點同意」(somewhat agree)。但選擇「非常同意」的比例自2009年的高峰(在這兩題中選擇「非常同意」者均逾六成)後就顯著回落。到2015年,無論是甲乙兩題都是回答「有點同意」的比「非常同意」的人更多。至於丙題,本來一直都是回答「有點不同意」(somewhat disagree)的人最多,但到2009年,則是選擇「非常同意」者稍微超過了回答「有點不同意」者。和甲乙兩題顯示的趨勢一樣,愛國情緒隨之滑落。在2015年,「非常同意」成為了回答丙題時最少人選擇的選項(由2009年約三成下降到2015年的不足兩成)。「有點不同意」重奪了首位。但值得留意的是,「有點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雖然在2015年加起來有逾五成,但兩者曾在2007年錄得近六成人的選擇。
如何看美日?
江憶恩亦提到,北京民眾對美國人和日本人的負面態度沒有在近年大幅上升。研究員在調查中列出了一些形容詞(如文明、謙虛等),然後叫被訪者為中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有多符答或不符合這些形容詞評分。假如被訪者給予中國人極高的正面評分但卻以極負面的角度看美國人/日本人,則可以算是對兩國人民持極端負面印象(原文是” Perceiving Maximum Negative Difference with American/Japanese People”)。研究發現,對美國人持極端負面印象的被訪者在2007年達到約一成的高峰,之後則慢慢滑落到2015年的5%左右。對日本人持極端負面印象的高峰也出現在2007年,比例約15%。之後三次調查的比例則大約維持在略高於一成的水平。換言之,民調顯示,北京民眾對美日兩國人民的印象沒有在近年變得更加極端負面。另外,調查亦發現,在2015年調查中,對美日兩國持敵意的被訪者比例都比1998年的比例顯著減少。對美持敵意者由1998年逾六成下降至2015年約五成;對日持敵意者由1998年約五成下降至2015年不足四成。
年青人不特別愛國
對中國愛國主義有留意的人都知道,中共是在九十年代始大搞愛國主義教育以回應六四後的認受性危機。再加上「憤青」、「小粉紅」現象,不少人認為年青人是愛國主義的主力。然而,江憶恩在分析了不同年紀被訪者對民調問題的答案後,卻發現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在各項指標中都比年青人更主張民族主義/愛國主義。
總括來說,江憶恩這篇文章質疑了一般人對中國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近年發展的印象。似乎自零八北京奧運後,民族主義情緒是在滑落之中,而不是一直上升。而且年青人亦不如外界想像中特別愛國。不過,江憶恩在論文中也提到研究的限制。例如北京民眾不能代表全國各地人民。而且由於最新的數字來自2015年的數據,習近平的「中國夢」論述的影響可能尚未能從研究結果反映出來。
我們也會問,太陽花運動、蔡英文當選、港獨爭議又有何影響?如果直接問到涉及台港疆藏的問題,答案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