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閱讀日本史的新視野:Totman, Conrad. A history of Japan. John Wiley & Sons, 2014. | 阿寶

作者由繩紋時代寫到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洋洋灑灑,論述每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結構十分清晰。這本書有足足近六百頁,我也沒想過能讀完,但在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的Totman總是有方法叫讀者不斷追讀下去。一邊讀,一邊深感作者的厲害,因為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日本的「林學」,但Totman對日本史所認識的深度和廣度,絕不亞於專攻日本特定時代的學者。另一邊廂,也覺得自己過往去日本是有點白去。作者在不少章節,都會提醒各時代的城市設計、建築、藝術創作等等如何與歷史互相緊扣。縱然這部份不是我最感興趣的,但也有醍醐灌頂之感。

舉個例,作者在書中不時提起,日本安魂的傳統,其實相當大程度影響傳統管治者思考是否要興建特定的建築物。京都的北野天滿宮和天龍寺可以說是這個思想的代表建築。前者是為了撫慰菅原道真的怨靈,後者則是安撫後醍醐天皇的亡靈。先說前者,生於平安時代的菅原道真,原先為朝廷重臣,但卻想挑戰藤原北家的勢力,令藤原氏深感威脅。後來他受到藤原時平的讒言所害,被貶到九州做太宰府權帥。菅原道真死後,異象頻頻,朝臣皆相信是他的怨靈作怪,結果藤原氏為了安撫他的亡魂,就建下北野天滿宮。至於遊客常去的天龍寺,也是這個安魂傳統的體現,是足利尊氏為了撫慰他的敵人——後醍醐天皇——而興建。與前者不同的是,禪宗在這個時代已由中國傳入,並且大行其道。順帶一提,佛教跟政權和神道教的分合關係,亦是此書的重點之一。

縱觀全書,作者的框架,我會認為是屬於典型的structuralist。他將日本史界分為五個階段,而階段的發展,主要是由生產力的上升所推動。這種分析框架的局限,我想也不用我多談。但瑕不掩瑜,因為這本書實在解答了我以往甚少思考的日本歷史迷團,例如日本傳統社會是不是跟中國一樣,屬典型的四民社會?又譬如上述佛教與神道教的融和並存,究竟是在甚麼歷史條件底下才可能發生呢?明治維新期間,為什麼政權要急於立憲?

即使在我相對熟悉的日本現代部份,也有不少新的得著。最具啟發性的,莫過於作者寫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後的政治發展。他拋出一個假設性問題,我會覺得是相當大膽:他問讀者大政奉還過後,日本是不是必然會走向「王政復古」,為何不是退回德川幕府管治前戰國群雄並起的時代?回想我過往讀過的入門日本現代史書籍,不少作者也的確會將大政奉還到王政復古的過渡寫得十分順滑。但Totman就是愛在常識中留疑,然後打破讀者對日本史的舊有見解。我想這是它引人入勝的地方之一。此書另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則是作者的比較視野。作者除了對照各時代的政經結構、社會思潮之外,也往往會做一些意想不到的比較,諸如比較關東軍管治滿洲國與美國在戰後接管日本的異同。

本書的結尾,作者引出日本在戰後的困局,其中之一,就是日本在六十年代經濟起飛所帶來的天然資源耗損。作者在這裡既表面上是寫日本的資源困局,但實際是寫五國——中美俄與兩韓——跟日本的政治博奕。日本所身處的地緣政治格局,在Totman的行文中表露無遺。但與此同時,他又點出天然資源耗損所帶來的長遠問題,足見其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