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迷朝聖《敦克爾克》| 王典皓

作為超級重大的歷史事件重塑,電影放風話會上時,已引起很大騷動。作為已經放棄不追部分二戰大作的超級二戰迷的我,一向討厭《雷霆救兵》式的大英雄主義、西歐中心、和無限飛車爆炸打不死的電影。此次入場前,都已做定心理準備,好可能會在戲院裏雞皮起不斷,豈料出乎意料地我覺得本戲拍得非常好。

(編注:作者所寫的電影名稱《敦克爾克》,即港譯《鄧寇克》。故事講述1940年的鄧寇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盟軍在歐洲大陸的一次戰略性撤退。當年納粹德國部隊瓦解法國馬奇諾防線後包抄英法盟軍。盟軍撤至法國東北部港口鄧寇克後,為了避免被德軍圍殲,決定撤退。撤退過程中,英國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激烈空戰,最終英國仍得以動員各種大小船隻將大部份的部隊撤離歐洲大陸。)

幾點觀後感如下:
一、頗喜歡電影分三條主線(beach, sea, sky)的穿梭敍述,又互有影響的敍事方法;而且充份表現平民、陸軍、海軍和空軍、懦弱和捨已的、底層和高層的軍人參與。主線間轉換𣈱順而不兀突,雖有少少「有冇咁橋」。但,收貨。

用一個出海不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的士兵,分別多次闡述外海和灘頭的做法,既可呈現沮喪無奈,又可令灘頭與外海現況keep contact,不會因士兵出了海就不再講灘頭。外海原由逃兵主述,當小艇和飛機進到外海舞台後,士兵再失敗「退」回海灘舞台,令外海和灘頭接力無間斷,完美劇場接力,不冷藏任一舞台。

二、特別喜歡安插了一名混在英軍逃難隊伍中的一名法軍,覺得導演處理英國對法國態度的部分不hardsell but enough 。不會矯揉造作說自已虧欠法國人刷贖罪券,也不會瞪大眼講大話什麼我們與法軍並肩。透過安插一名法國逃兵,不中斷對英軍作為主角的敍述之餘,也有處理到法國的部分:有英勇的法國軍人,也有懦夫想活命的,跟英國一樣。最後法國人在小艇上被淹死,個人認為是很有political agenda 的做法,未必需甘老土。

三、電影不以不斷的大英雄主義來說明英國萬歲,只鋪陳戰場百態,緊張氣氛不斷,也不嫌膩(但個人認為小艇老翁的部分是有點浮誇),海軍軍官的「看破紅塵mode」也自是老土兼討厭。但比起許多為自已國家拍的戰爭電影,也不算過份了。(也是近年流行的套路?像flags of our father )。無可避免的,片末的邱吉爾演說和迫降的飛行員是在涮大英國主義,但我都唔知點完會更好;或,算啦,避唔晒。

四、史實部分的處理也impressive (像這樣的歷史鉅著,也是應份吧)。比如說,片首從天空飄下來的勸降傳單就exactly是史實那張。

又例如片中對飛機的描述很合理(速度、極限、慣性),不是一射中就爆炸,一噤就一堆子彈無限,不是一見對手就急起狂追……總之不是《珍珠港》那種完全洗壞腦的變態空戰。

有些不太熟悉的朋友覺得戲中空戰節奏很慢,但其實史實中的二戰空戰,節奏也一點不快。飛機跑不快,受壓能力也不高,再加燃油、角度、視阻、氣阻等因素,「空戰」往往只是花一大半小時爬到足夠高度,飛到對的對方,然後用二十多分鐘嘗試糾纏,草草寫三五串子彈,射不中好離開了。空戰也不旨在大英雄主義式的必須對方飛行員置諸死地,許多時對方離場(機體受傷)就罷了不再追。這些才是史實的空戰。

----

總括而言,我不太懂得寫總結,反正上述文字只是隨筆。但這電影是難得一見一套,不僅以感觀刺激掛帥,不病態刷優越主義的戰爭電影。戰爭電影於我一大重點,在於能否適切投射時人心理,而不是排場夠不夠浩大。網上有意見認為此電影,排場未免太小,海灘似太凋零,我大概也有此感。

但試穿導演的鞋,一旦排場大,戰鬥極緊湊,犧牲的就會是兵士們的內心戲。而且,一旦某場特大戰鬥吸住了時間和精神,對此戰役中的其他參與者(與平民、飛行員)的描述比重也會難免較輕:你很難在海灘轟烈二十分鐘,在空中再轟烈二十分鐘,然後expect觀察會不疲憊;更枉論可以很有深度。同樣的,沒對白的做法,也是承托/維持三主線同時推進的必要手段:你不能在海陸空每個舞台,同時記住三四五個角色的名字,以及他們的戰鬥經過——《The Pacific 》(劇集)做過這嘗試,結果完全失敗。

如果必須以一兩句來終結,追求感觀刺激或特大排場的朋友,需要調整期望。若是一貫戰爭電影追隨者,不妨先洗掉自己對戰爭電影的種種預設,用一張白紙的態度重新進入戲院,當作一套與打殺無關的電影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