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學位學券制 為了學生還是為了產業化? | 丘老二

林鄭特首任期開支,在政策上的頭砲是增加五十億的經常性開支於教育之上。當中最吸引眼球的,當然是新設的自資學位學券。如果文憑試有3322而升讀自資學位課程,又或者副學位畢業後升讀銜接的自資學位課程,就可以享用每年三萬元的學券。

由於家長和學生對於學位的需求殷切,資助學位一直以來都是供不應求,透過學券減少就讀自助學位的學生(及其家庭)的負擔,大概是沒有人會反對的。然而,如果細心看這個政策,卻不得不令人質疑新政府最大的政策目的是要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產業化。

今次推出的學券制度有兩點是頗具爭議的。首先,那些八大直接開辦或者由八大轄下院校開辦的自資學位課程,是不可以接受學券的。另外,副學位(即副學士和高級文憑)課程也不可以接受學券。換言之,只得十五間自資專上院校開辦的學位課程可接受學券。

要理解現時自資專上課程的生態,就不得不回到董建華時代。在2000年的施政報告,董建華提出了要「在十年內,讓香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但在財政上堅持小政府的董建華不打算透過大幅增加公共資源以達到這個目的。他在施政報告說:「特區政府將廣開辦學門路,鼓勵大專院校、私營企業和其他團體,提供傳統預科教育以外的進修途徑,包括專業文憑和副學位課程。 我們將與這些機構磋商,研究社會上的需求,並會投入資源,為有意開辦此類課程的機構提供建校所需土地和一次過貸款。」由此可見,自資副學位課程大量增加,是特區政府十多年前推動的產物。而由於政府主要是依靠撥地和貸款來推動副學位的發展,所以大量大專生就要依靠借貸來完成專上課程。

如果董建華的錯是在於將完成專上課程的成本轉移到學生(及其家人)身上,那麼曾蔭權的錯則是明目張膽地搞教育產業他。在2009年的施政報告中,教育產業被列為香港的「六大優勢產業」之一,而高等教育也是其中一環。曾蔭權說:「香港現時共有三所頒授學位的自資高等院校,合共提供約九千個學額。我們認為自資高等教育有進一步發展空間,是教育產業重要的一環。」當時曾蔭權亦提到會在土地、校舍和借貸的方式來促進高等教育的產業化。

眾所週知,不少自資專上院校一直在艱苦經營。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大量未能升讀八大資助學位的高考/文憑試考生傾向選讀副學位課程,希望藉此「翻身」進入八大資助學位的「殿堂」中。今次林鄭政府的學券制度不涵蓋副學位課程,即是那些取得3322(學位課程最低門檻)的文憑試考生會多一個誘因直接選讀自資課程,從而減少對副學位學位的需求。

「多元」、「靈活」是政府過往合理化自資專上教育常用的詞語。理論上,以上的詞語正是「市場」的優勢(我要強調只是理論上,實際上不一定如此)。但當今次的學券制不但不包括副學位課程,甚至連就讀八大院校所辦的自資學位的學生也不能享用學券時,就知道現屆政府不是真的想追求多元的升學途徑/選擇。因為當政府在自資專上課程中,利用學券制將之分成學券適用類和學券不適用類時,政府顯然最在意的不是學生的選擇和負擔,而是那些和八大無關的自資院校的前景。

新任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學券制不涵蓋八大自資課程是因為八大的主力工作是提供資助學位,而學券制不涵蓋副學位更是因為政府需要檢討副學位的價值和定位。楊局長所言可能是事實,但同樣是事實的是,現時學券制的方向其實是在透過干預自資專上課程的市場來為非八大系統的私立自資院校打打氣。這實在是延續曾蔭權教育產業化的方針。

大家都知道,要真正減少大專生的負擔,最佳的方法就是開設更多政府資助的課程。當然,由於這牽涉到大幅增加公共開支,要向來是守財奴的政府就此政策開綠燈絕對不易。而如果林鄭在任期內成功鞏固私立大學/大專的發展,他日要求增加資助大學學位,必然會再涉及更多利益群體,阻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