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瘋狂打壓Hidden Agenda的Hidden Agenda|夜貓評論

文:陳文威

香港政府又多個藉口掃場了!

5月8日,在外國樂隊This Town Needs Guns (TTNG) 表演期間,入境處及警察到香港Indie聖地-Hidden Agenda (HA) 睇show兼掃場,並拘捕TTNG及Mylets,HA負責人及兩名觀眾亦被檢控。5月17日,外國樂隊Insomnium 及Orpheus Omega過關期間,被香港海關要求簽下「生死狀」,如被發現在HA進行表演,會將樂隊即時遣反,及後有多場外國樂隊show都因而取消。HA絕對是有史以來被政權冠以最多罪名的「東西」。違反消防條例、違反地契、噪音,甚至現時的黑工,HA成立8年搬遷3次。到底HA有何獨特的味道,政府要瘋狂追趕,甚至要將HA咬死?


活化工廈的歷史背景

工廠大廈因經濟結構改變和低廉租金,成為了藝術工作者逃避貴租的勝地。

二次大戰後,香港輕工業發展強勁,1970年代蔚為巔峰,並以觀塘、荃灣、新蒲崗等地為主要工業區。及後,由於香港本地人力及土地成本上漲,歐美貿易配額又嚴重打擊香港出口量,加之人國內地改革開放,廉價土地及勞工吸引大量香港廠商北移。香港只能無奈地將主要產業轉至以服務及金融業為主,而一棟棟工廠大廈就因經濟結構改變而「收皮」。

但所謂「收皮」,只不過收了香港工業經濟的皮,於不少文化創意工作者而言,卻完全不是同一回事。由於工廠區的獨特地理條件,既遠離民居,租金又比一般商廈低,不少藝術家、音樂人選擇租用工廠作為工作室、Band 房。既可「逃避」貴租,又可避免在家練結他也遭投訴的生活。自90年代,不少樂隊慢慢進駐觀塘工廠區。曾幾何時,觀塘-牛頭角一帶可謂Band 友集散地,幾乎所有樂隊都在租用觀塘區的工廠單位。可惜於政府而言,只有經濟值得重視。

藝術家?音樂人?對GDP沒有貢獻的,統統都是垃圾!政府於2009年宣布活化工廈政策,容許15年以上舊工廈大業主,可免補地價將工廈改裝「活化」,省下數以十億的補地價費更改地契,活化寫字樓、酒店。即使在活化工廈計劃頒佈前,大業主也有權更改地契,在補地價的情況下「活化工廈」。另外,有權改地契的實際上只有發展商或大集團,一般單位小業主根本無法有足夠資本收購一整棟工廈。顯而易見活化工廈就是要有錢人賺更多錢!補地價?不了。大量舊工廠用地就從此任由有錢人魚肉,所謂「活化工廈」其實只是用作活化商人的銀行戶口。


活化工廈活化了甚麼?

工廈租金倍增,扼殺音樂空間,所謂活化的意義又是甚麼?(圖:HKFP )

十年過去,工廈變得有價有市,然而工廠區的藝文生態圈就作為代價被「收皮」。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自活化工廈計劃實施後,私人工廠大廈的空置率由2009年的8%下降至2014年的5.6%,期間租金升幅約61.1%。以火炭的工廈單位為例,同類建築面積1200呎單位的價值由2006年約60萬升至2016年約400萬。 而九龍區工廈呎價,由2010年第二季的2913元,升至今年第一季的6285元,急升116%。工廈呎租由2010年第二季的10元,升至今年首季的14元。 政府到底是活化工廈,還是活化樓價,活化商人銀行戶口?

活化工廈十年過去,Band 友、Artist被逼得「一年一遷」,但大商家資本家就賺個盤滿砵滿。例如「拉鏈大王」鄧建明自九龍東計劃起累積獲利數以十億計。 工廠區呎租呎價被大幅推高,連工廠租金也都到停不了!不少Band 友則需東搬西遷,從觀塘到新蒲崗,再由新蒲崗到葵涌;本來在觀塘的Live House之一-樂人地帶亦因飛升的租金而結束營運,獨剩Hidden Agenda堅持戰鬥。


打壓Hidden Agenda 的hidden agenda

於不少外國樂隊而言,HA就是Live House的代表,卻又是政府的眼中刺。

有到過HA「睇show」的人都清楚,HA是香港獨立音樂,以至文化圈不可或缺的堡壘。多少年來,HA為香港帶來不少名不經傳的外國實力樂隊,又以相宜的租場費用提供表演場地予本地樂隊或音樂人,孕育了不少本地樂隊,對香港獨立音樂的生態大有助益;同時,於不少外國樂隊而言,HA就是Live House的代表,因而HA是樂隊走Tour的香港站必然選擇。但偏偏HA卻是政府肉中刺,眼中釘。假若大家站在「法律就是一切」,「政府不容質疑」的角度來考察HA,那HA彷彿應遵循政府之喻關門大吉。因為按照現行法例,HA確實需要申請娛樂牌,亦需為外國樂隊申請Working Visa。但從現實而言,一切都是錢作怪。

首先,工廠大廈地契並不適於設立Live House,但HA並無足夠財力購入一整棟大廈以改變用途。就算HA搬到商廈以解決地契問題,但當中昂貴租金必然致使HA難以維持低廉租場費用。其次,申請娛樂牌需要大筆金錢,而且需花費大筆裝修,以符合消防條例。但即使HA花費數以百萬來裝修,但這並不保證業主與HA續約,但同時,HA並無足夠財力購入商廈單位。而根本就是政府政策其未有照顧相關需要,而HA為維持運作,只好承受政府不時的傳票及「滋擾」。但明顯而言,從8年3遷到現時,政府甚至要所有外國樂隊都不敢到HA表演,HA已不再被政府所容忍。

HA可說是完全違了政府的意。從上述段落可見,政府活化工廈的目的,說到尾是要吸引市場將工廈轉變成其他用途,從而減低工廈空置率。政府作為「大地主」,既可刺激工廈使用,以免浪費工廈使用於對經濟沒有「貢獻」的藝術、文化、音樂,又可有利炒刺激市場交投從而獲利,一舉兩得。 而HA作為例外,既無娛樂牌,又沒有參與在政府真正渴望的「活化工廈」,當然是不能被容忍的一群。

在另外一方面,政府對HA的打壓,同時是文化上的打壓,或是將獨立音樂慢慢推向由財團管理。

政府官腔未聽過也可想像:「我地好重視藝術文化,所以大家見到我地搞左好多個場,呵呵呵。」政府迷信「大即是好」,除西九文化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海濱道一號場外,正在興建的東九文化中心 (九龍灣地鐵站附近) 亦設有一個可容納數百人的演奏廳。 加上一年一度的所謂「香港音樂盛事」Clockenflap,我們不難排除政府相信已有足夠配套支持本地音樂。你可能會問,「香港人唔係好憎西九咩?」但實際上,如由太陽娛樂支持的音樂「社媒」Wow and Flutter就非常喜歡在西九搞show。另外,現時有越來越多「高級Live House」足以租用商廈如「1563」。明顯地,這些場所絕不會被政府掃場,這些根本就是政府理想中的Live House模式。但一天有諸如HA等Live House存在,對上述場地的使用必然不是全面的。因而,政府對於Live House 的打壓實際是就其他政商經營之藝術文化場地的「配套」。

實際上,例如其他社會政策如標準工時,政府回應必然脫離社會現實。政府往往只會考慮既得利益者意見,正如政府生怕搞標準工時會令商家成本上升;政府生怕放生HA會令活化工廈參與商家不滿,「點解HA可以唔洗活化工廈就可以改土地月途,我地要畀錢?」而HA被瘋狂打壓,實際上是政府要將HA趕到商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