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27/5):光州民主運動血腥結束(1980)

1980年5月,隨著民主運動的動員能力愈來愈強,奪權不久的獨裁者全斗煥加強鎮壓反對運動。除了在全國實施戒嚴令外,包括金大中在內的多名反對派領袖亦在月中被捕。5月18日,光州的學生和民眾不理禁令再發起示威。當天先出現了警民衝突,之後軍隊到場以過分武力鎮壓且造成平民傷亡。軍隊的介入激起更大的民憤。光州事件正式開始。

到20日,上萬人在光州示威,軍方則向群眾開火。由於不滿文化放送的報道淡化軍警的暴力,有示威者在當地文化放化的總部放火。翌日,更有民眾到軍火庫和警署搶得武器。面對武裝了起來的民眾,軍隊在21日下午撤離光州市中心。在形同自治的光州市內,市民組織了「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和軍方談判。在強硬派佔上風的形勢下,光州市民未有放下武器,堅持戰鬥。但到5月27日凌晨,軍方入城向民兵和聚集的群眾開火。不到九十分鐘,軍方已瓦解了這場民主運動。

官方的數字是光州事件的死亡人數為200人左右,但亦有人指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000至2000人。

到八十年代末,全斗煥倒台,南韓終於成為民主國家。1997年4月,全斗煥被最高法院判處終身監禁,但後來迅即獲特赦而出獄。同年,5月18日被定為官方紀念日。雖然南韓也曾立法補償光州事件死難者遺屬,但到底當年誰下令軍隊開火?為甚麼軍隊會被派往鎮壓光洲市民(美國方面的解密文件指,動用軍隊鎮壓是在美國授意之下進行)?這些問題仍然未有完滿答案。

在朴槿惠執政時期,南韓的右翼勢力提出一個驚人的說法:光州事件是由600名北韓士兵發起的。今年5月18日,新任總統文在寅在憑弔當年的死難者時宣佈會就光州慘案重敨調查,以查明當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