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由向右轉|李敏剛

去年是匈牙利1956年革命六十周年。1956年革命一般被匈牙利人稱為 freedom fight,是他們歷史記憶很深的一頁。當年10月23日,民眾上街遊行反抗受蘇聯控制的匈牙利共產黨獨裁政府,一度成功令匈共倒台。後來蘇聯紅軍開入布達佩斯鎮壓革命,戰死、被捕者有數萬人,並換來逾十年的高壓統治,是匈牙利人心目中的國殤。1989年匈牙利民主轉型之後,10月23就成為法定的革命紀念日,也成為了各方爭奪歷史記憶詮釋權的戰場。畢竟,誰能夠將自己的政治主張講成當年革命精神的延續,誰就能爭取到最多的認同,就是爭取到管治的正當性。

事實上,就是1989年的民主轉型本身,也可以說是1956年的幽靈在作祟。當年匈共政府希望以歸葬56年同情革命的匈共溫和派領袖納吉的遺體(納吉在1956年被蘇軍逮捕,後被秘密處決),來向民眾示好,希望為搖搖欲墜的政權重建合法性。誰不知民主反對派動員十萬人集會迎葬,並將納吉說成國家獨立、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象徵,民心向背鮮明,匈共不得已,只能接受跟民主派談判。這是匈牙利民主化的轉捩點。

1956年的革命,是匈牙利各方對歷史記憶詮釋權的必爭之地。

 
到了今天,政治爭議流轉,再說歷史,自然又是另一番光境。10月23日那天官方在國會有大集會,總理奧班說,今天匈牙利的freedom fight,就是要對抗正「蘇維埃化」的歐盟,不要讓歐盟干預匈牙利的政策,守護國家獨立,而重點據說就是要守住邊境不要讓難民入境。反抗歐盟提出,由成員國按承受能力接收難民的建議,這簡直是把革命和難民兩件事都spin 到不似人形。

就在10月初,奧班還真的是搞了一次公投,希望否決「歐盟強制匈牙利接受難民」——事實上歐盟並未有具體政策出台,而且匈牙利作為歐盟成員國可以參與談判,「強制」根本無從說起。最後公投因不足法定票數而作罷,但投票者中有逾九成都是支持奧班的動議。其實早在去年的夏季,奧班就已經動用官媒,鋪天蓋地抹黑難民,甚至比奧運的報導都還放得前。說起來,現在流行alternative facts,匈牙利的奧班可說是操作得出神入化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了。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最近就多次指出,政府的決定是在守護「歐洲人的生活方式」。(圖片來源:World Portal News)

但這真的不過是奧班又一次粗暴的論述操作嗎?我卻愈想愈多。1956 年的反抗,如果稍知匈牙利的歷史背景,都會明白背後一定存在國族主義的衝動。政治自由之戰、自由社會主義(革命時工人集體接管了工廠自治)與國族獨立三者是三位一體。不少當年工人自治的領袖和支持者,89年後都成為保守主義的右派。奧班的詮釋自然大受自由派和左派抨擊,但在這個脈絡看來,卻並非沒有根據的胡扯。Freedom fight的背後,有著長長的國族主義陰影。奧班的民粹保守國族主義正是把這個陰影呼喚出來,成為了他的管治基礎。

在政權持續打壓之下,真正能抓住人心的,似乎不是公民權利,而是民族情感。(圖片來源:香港獨立媒體網)

對照香港,繼雨傘運動而起,不也是向右轉的國族主義運動(至少他們一定不會接受自己是自由主義者或左傾吧)嗎?

令人氣餒的結論似乎是,對政治原則的堅持,始終不能及國族認同持久,尤其在政權持續打壓之下,真正能抓住人心的,似乎不是公民權利,而是民族情感。真的是這樣嗎?站在反對派被警衛擋在集會場外的抗議隊伍前,哨子聲震天,我卻只是感到無力。如何建構足以牽動多數人情感的進步論述、如何由保守國族主義手中奪回人民的政治認同的想像,仍然是自由派乃至左翼要面對的艱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