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問題(2021/10/20)

 

 

由九月份到現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系列有關facebook各種問題的報導,其內容是由一位前僱員告密者提供的大量文件,指出facebook的內部研究一直清楚不同問題的存在,但並沒有如其PR所說般竭力糾正,更多是少修少補,某些新方向更是會加劇問題。最重要的計有:

 一, 清楚理解臉書與IG對青少年與兒童做成負面精神影響(如加強小女孩的外貌焦慮),但仍銳意開發其「兒童市場」;

二,沒有認真處理假新聞,散佈仇恨等相關政治問題,facebook所依賴的人工智能處理成效甚低;

三,其Alogrithm盲目追求人的關注,致使各種駭人,過份,引起強烈負面情緒的帖子受到最多人的關注。

該名告密者Haugen近日出席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述說問題,又再惹起新一輪的關注。

一. 在眾多提及的問題中,你最為擔心甚麼﹖

▊劉均益:不知道怎麼選。每一項也是細思極恐。勉強要選就是那些兒童市場的部份吧。社交媒體扭曲心靈與價值,令我們更追求別人的認可,更容易爆發,更沒有耐性等等。而能夠一定程度對抗這種操控就是一個人本身的心智修養,但兒童在這方面可謂最脆弱的,感覺就是要從少在邪教底下成長一樣。但話說回來所謂心智健存的成人又何嘗幸免了。

▊Tony:應該是社交媒體強化對立、散播仇恨和虛假消息那一部份吧。沒錯,這些問題向來存在,也絕不能單單歸因於社交媒體。但是目前世界是如此地充斥對立與仇恨,不斷迫近新冷戰甚至世界性熱戰的條件。任何火上加油,都很可怕。

▊何正男:我擔心的是人們為何不認真看待當中問題。社交媒體引發焦慮、心理健康問題等不是新鮮事。但人們好像「習慣」這種由社交媒體所形塑的世界、和朋友相處的方式。當大家對這些「炫耀」、「即食」都不以為然,世界就變得更可怕。

二. 可否分享一些社交媒體問題的切身經驗﹖

▊劉均益:近年已經少用社交媒體,手機也不裝了。最開初只是覺得太多人太吵。但或許只是躁動,或是想了解一下久未相見友人的近況,也就久不久滑一下臉書。但每一次——真的是每一次——都是忍不住繼續看,然後被牽起各種龐雜的情緒,最後忍著關掉視窗,久久不能自已。我自問心性平靜,但每一次使用都覺得自己像木偶般被操控著。

▊Tony:我也算是用Facebook、Youtube成癮的人吧,雖然時常起念要用少一點社交媒體,卻總是無法。累、不想動腦、無力的時候尤其想滑手機,但長久以來的經驗令我明白:滑手機絕對不是真正的休息,反而極大消耗。那種over-read的頭昏腦脹、想休息然而精神保持亢奮的作息錯亂,都是切實可體感的身體不適,幾乎像吃太辣就會胃痛一樣。可是(永遠可以用作藉口的是),這些雜亂而雞肋的資訊當中,又確實有一些自己想知道的資訊。總之,這是一項要花力氣去應對的事情。

異化的一個解釋是:製造了工具,但反過來被工具所操控。若是如此,社交媒體絕對是徹底的異化體驗。

▊何正男:有幾點。首先人際帶來焦慮是確實存在。固然自己不是物慾很高的人,但在IG、facbook看到誰又在出海派對、誰又買了新車、誰又拿了獎學金出國讀博,尤其在不斷刷限時動態時都可以看到類似東西,就很不安,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太懶、太落泊。

另一個就是「假新聞」問題。在一堆內容農場、「郭富城失去了一切」、「美國大選舞弊」消息中尤其感受到假新聞的威力。以前在地區做組織工作時,時有熱心街坊分享FOX NEWS、甚至疫苗陰謀論、金正恩死了現在的是影武者的新聞。當假新聞、 陰謀論和人們相信政治議程結合的時候,即使更多fact check 文章都不能改變那套以陰謀理解世界的方法。

三. 關於社交媒體的問題,我們可以做些甚麼﹖或者有沒有甚麼你想特別說的﹖

▊劉均益:其實這個告密者提出的大部份觀點,已經有多研究者提及過。臉書內部有研究知道這些也是預想之內,就像石油公司比其他科學家更早知道全球暖化一樣。

問題真正糾結的地方,是在於社交媒體正在荼毒整個社會的同時,它真的處理了很多社會與舍人的需要。例如散怖消息,連結,排解寂寞等等。但商業化的運作無法令我們只選有用功能。

多點規管總是好,但成效真的極其有限。本來社交媒體就是想要更多關注更多的click來賺廣告錢,所以他們其實不單不介意,而且是想鼓勵各種極端化、令人暴怒,令少女(甚或少男﹖)羞於自己身體等等的種種帖子,就像要管制賭場不要引人賭錢一樣。但更甚的是言論很難一刀切管制,數量又多,用AI又不可靠。我真的看不到任何稍為合理的節衷。

真要處理這個問題是惟有從根本去商業化整個網絡,例如禁絕廣告,令這些社交媒體的Alogrithm就不用追求點擊,當然這等於直接消滅整個工業。這看似空想,但其實互聯網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是一個非商業的文流平台。但現階段我看不到推行這一套的可能性。

至於個人可以做甚麼﹖其實沒有太多可以做。我們現在基本上很難離開社交媒體,可以做的就是用少一點,和要有基本的認知和戒懼吧。就像看廣告,我們同樣暫時離不開廣告,但最少清楚理解到廣告只是偏頗的真實,嘗試放大我們的購買欲;但我們在社交媒體暢所欲言,或激昂憤慨,或狂喜或厭憎的時候,往往沒有這樣被操控的覺悟

當然,這沒有怎麼解決了問題。但一個人可以做的本來就極其有限。「個人」是不能解決社會問題的。現在常有那些「你可以做些甚麼」的Q&A,難聽點說其實是用來抒解你的無力感,你不用飲管和回收不會解決了全球暖化,你分享甚麼帖子也不會可以打倒獨裁與帝國政權。當然這些也要做,但不要覺得這是在解決問題就好——這大概也是社交媒體希望強化的幻像之一。制度的問題要制度的解決,而推舉制度惟有真正的聯合與組織,要有足夠的力量。而我們現在沒有,就只能容忍。

▊Tony:如同各種議題,若無真正有力的社會運動,是不能推動社交媒體平台的改革吧。如同勞權、女權、投票權,我們也需要爭取自己的digital rights。

活在一個科技膨漲的年代,從小到大聽過太多「XX科技會為世界帶來新的變革」的話語。社交媒體也曾經是其中一個例子。不過現在流行的已經變成了bitcoin/區塊鏈、big data、AI。世界沒錯是改變了,但真的是向好的方向嗎?Bitcoin根本不可能取代國家貨幣,僅僅是掛勾於虛無願景上的炒賣工具。各種algorithm的主要功能是更加「巧妙」地刺激人的消費,儘管人類浪費大量資源已造成迫在眉睫的環境危機。如同Facebook為了利潤,即使知道種種惡果,仍要開拓兒童市場一樣。所有「新」科技的應用,都擺脫不了「舊」的經濟邏輯。時至今日,我已免疫於所有techno-utopian的言論。

▊何正男:我認為香港沒有正視社交媒體所帶來的問題,但其實不少歐美現象逐漸轉到香港。例如連登可以有類似「incel」的文化*,這和社交媒體的操作不無關係。我想引一下Youtuber Contrapoints的說法,Contrapoints 在變性後一直擔心自己不能變成真正的「女人」,然後她到了4CHAN看右翼如何看待自己,慢慢她開始以「考察敵情」為名不斷自虐式看那些辱罵自己內容;她想論證的是INCEL文化會在演算法下擴張,你會不斷吸收那些否定自己內容,而漸漸被那些情緒帶動,上癮而不自知,慢慢你會變得討厭自己,好像INCEL一樣自我形象低落且敵視其他人。

說到這兒,大概大家聯想起連登對「毒男」、「港女」等性別議題的看法吧。雖然大家常說「上連登、勿認真」,認為INCEL不過是一堆MEME,但當你知道歐美INCEL文化最終變成大屠殺時,我們絕不能一句「勿認真」把議題打發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