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夢下的黑人:《我不是黑奴》簡介 | 米迦勒

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式售票了。以下要談的影片卻已是去年電影節上映、最近才在院線作特別放映的《我不是黑奴》。

黑人民權作家James Baldwin在1987年因癌病去世時,遺下主題為Remember This House的手稿。多年之後,導演Raoul Peck將手稿內容整理,加上歷史圖片及影像、Baldwin及其他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的講話辯論,聲音及畫面組裝拼貼。殘稿內容因為其組合而變得完整,成為屬於Raoul Peck的「論文」:《我不是黑奴》。

由Samuel L. Jackson以聲代言,Baldwin遺稿內容在影片中不停被重召。影片初段,彷如Baldwin對自己「來時路」的自述,由其旅居歐陸而返回美國、到其從小的「英雄觀」,都是些很具生活感的省思。當中對於「英雄」的看法,尤其值得探究,涉及白人文化的霸權對黑人社群的影響。影片固然可以被視作Baldwin著作的重述,不過另一方面導演對材料的選取、組合,也都展示了他企圖以影片中Baldwin所指涉的內容,呼應當下美國黑人處境的意圖。

《我不是黑奴》使用了不少資料影片及靜態影像,當中的聲畫拼貼精彩。其一如將「美國夢」生活政宣短片,對剪警察鎮壓示威黑人畫面、同時繼續以「美國夢」聲帶作畫外音,反差激烈;又如影片開始不久的各張圖畫、在在呈現「物化」的意義。

影片中的「非資料影片」屈指可數,主要是攝影機拍攝「移動」:主觀的拍攝攝影機一路移動的路上;客觀的則拍攝不同場所中,當下移動的人們。另一個重要的、當下的「場面」,則是不同的、今天在美國生存的黑人個人及群體,面向攝影機的凝視——這場承接的,先是白人獵殺黑人的相片,旁白(Baldwin/Jackson)說:歷史不是過去、歷史就是當下。然後字幕進入:I AM NOT A NIGGAR。隨後,就由黑人Still Image,進入動態影像的黑人凝視。他們是人,不是任由其他族裔份子宰割的「黑鬼」。明乎此,導演接上Baldwin在影片中最後一段詰問,再一次回歸Baldwin/Peck要表達的:「黑鬼」是個人,這些人是否被當成「人」、命運如何,美國的命運也將如何。

筆者在農曆年假期間入場觀看,不久後網上就有央視春晚「歧視」的爭議。Baldwin(及Peck)的視野固然是美國的,然而在新的、潛在的壓迫出現之前,進入這部影片的探索,也不失「貼市」。

延伸:關於美國黑人處境,筆者剛剛亦看完了Netflix的《Strong Island》,不過就完全是另一取向、接近於私電影了。另外,Netflix上也有《13》,同樣探究美國有色族裔受結構性壓迫的問題,影片相對《我不是黑奴》,略似一部電視專題片,然亦有相當重要的視角。另外《我不是黑奴》也令筆者想起數年前香港電影節的另一部影片Concerning Violence,譯為《美麗大陸的暴力抗爭》,同樣改編文本(《美》改編自Frantz Fanon的論文),但因為沒有發行,不曉得可以在何處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