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soft denialism | Cham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rological organization)日前在其年報指出,2019年將會是歷史上第二或第三的年份。海洋的酸化也是明顯嚴重了不少。CO2濃度的問題日漸明顯,原來百年難得一件的極端氣候日趨普遍,由巴哈馬群島到日本到莫三比克都有災難性的颱風,由北極到澳洲都有大規模的山火。氣候的系統性變化必然會導致長期農作物失收,不少國家將會面對糧食物題。

如果你一向有接觸關於氣候危機,就不會覺得奇怪,甚或覺得沉悶——以上都是典型的氣候危機論述。如常一樣,這類危機資訊,那怕所預測的未來是如斯恐佈,而發佈的又是大型組織(WMO是聯合國下的組織,年初關於1.5C與2CIPPC也如是如此),但對絕大部份人來說,這些警告都是如水過鴨背,不帶起一絲浪花。

***

關於氣候危機(按:其實我認為氣候災難更貼切),我近年接觸過最有意思的概念,是所謂的climate change soft denialism。中文很難譯,大概可以稱作「假裝全球暖化不存在」。這是與climate change denialism,否認全球暖化相對比。他們基本上是跟隨某些很有問題的「科學」,否認全球暖化的存在。但這畢竟是很少部份的人,最少在香港一定是極少數。

但soft denial和denial不同。Soft denialist相信所有全球暖化的科學,確信問題存在,但無法在情感上接納其後果,亦不感覺到迫切。是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的一種。

哪怕這概念有點過於寬闊和不夠嚴謹(到底怎樣的不重視/假裝/否認才算是soft denalist呢﹖),我仍認為這是非常有用的概念,一方面是很多人都是soft denialist,策略上政治上處理這種soft denialism才是面對氣候災難的辦法。

也不用我多說,我認為香港除了絕少數人,所有認識全球暖化的人均是soft denialist。

說起這個不是因為我要站在道德高地或是要屌爆所有人。哪怕已是接觸氣候災難的分析多年,我不怎麼覺得我完全擺脫了相關的認知失調。此外,屌爆不怎麼是一種有效的動員方式,除非你只想動員最激進的人而不是broad-based mass。

提出這點只是為了想探討這種soft-denialism為何這樣盛行。相關全球暖化論述在香港不盛行,有些顯然易見的理由,例如資訊不足(資訊往往強調其中道理,個別事件,而沒有說明其scale如迫切性),未有社會氣氛(少人在意就會令自己也不在意),沒有組織直接處理(沒有任何倡議與反抗)等等。但現今資訊發達,其實有太多人有足夠的教育程度去發掘相關資訊,這世界亦有很多人不理他人怎麼想而萬分鍾情於自己關注的事。

這裡不適合作詳細分析。但我希望嘗試指出一點。上面提到soft-denialism是種認知失調,是某種自我欺騙的心理機制。氣候災難太複雜,所指的問題太恐怖而且貼身,完全想像不到解決的前路,於是我們下意識去避開相關的問題,而我們又有太多的藉口和理由,生活困頓,時局憂慮。要麼及時行樂,要麼苦中作樂,還有就是集心面對關心可解決的問題吧﹖

但這說到底是非理性的。Climate change大概比所有問題來得嚴重,是人類文明歷史級數的問題。但如果要開如處理,我認為我們必須理解到以上心理機制帶來的障礙,而不能如普通議題一樣宣傳、教育、動員。

——Cham

#夜貓 #氣候暖化 #環保運動 #soft_deni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