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買的邏輯 | Cham

蘋果將抗爭地圖下架,然後便有網友提出要罷買罷用蘋果。罷買會成功嗎﹖

在歷史上,集體罷買是左翼群眾運動一個有力的武器。60年代的反南非種族隔離的AAM,現在針對以色列的BDS,都有相當的政治效果。Ethical consumer也長年不斷組織集體罷買,成功令不少公司被迫改變某些政策。

但也有無數失敗的罷買。我想直接說明一點:一場成功的罷買運動,道德高地只是個必要但很小的因素。當罷買成本高昂,沒有合理alternative,基本上就很難成功

蘋果就是一例,IPHONE成8千蚊部,不是誰都可以說不用就不用,而轉用Android也基本上沒有分別(Google也不見得是好東西)。地鐵也如是。或許有些人每天轉乘巴士不需要付太大代價。但地鐵作為公共交通支柱,做的是壟斷生意,很多人根本無法選擇。

即使是看似容易針對的飲食或商品品牌,也不怎麼容易。其實每罷買一樣自己原來覺得稱心的東西都有點累,要長期去做就更是如此,更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有用。所以國外成功的罷買皆有組織(i.e.大台)去一定程度疏解以上問題:如宣傳在某個時段針對某幾個品牌/商舖來集中力量,用不同的方法讓大家知道彼此真的在夾好罷買,認真宣傳/說服大家用alternative等等。

歸根結底,消費者並不在整個資本迴路裡,扮演的並不是最主要的角色。只有天時地利人和皆合,成功的機會才會大增。所以社會主義者才說將means of production拿回來。

當然,這不是不組織罷買的理由,只是大家要明白所有抗爭均有其法度與界限。網絡科技無疑令資訊傳播變得極為容易,但這遠遠不足以取代宏觀計劃、策略與統籌。人數,而不是激昂,才是一切。

#夜貓 #罷買 #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