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問題(2019/4/30)

我想,現在五一遊行的問題,不只是人數不多,而是它變成了類似單一議題、小群體式的非政治遊行。香港打工仔辛苦,人工低、工時高,賺到的很多都退回給地產商,餘不一一,但絕大部份的香港市民並不將之理解成一個集體的政治問題,是政府的責任,需要我們走出來表達。簡而言之,就是五一勞動節並沒有令香港的打工仔產生共嗚。對比之下,哪怕「民主」的訴求再抽空,它也能激起不少市民的認同。

短時間來說,這一點是不會逆轉的,更不用想像可以做到甚麼激進行動。現在叫他們出來遊行,門檻太高。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他們參與。腦海裡有的是一些很簡單的做法,例如要求市民當天穿紅衣出街,或是希望他們在社交媒體上「一人一相」,上面寫著一些與打工相關的怨氣,例如「人工太低,租屋都唔掂」、「工時極長,人工就無加」之類。方法或細節可以再論,但基本目的是引起廣大的參與,蘊釀氣氛,讓大家彼此知道,其實很多人都不滿。這是一切集體運動的火苗。而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苗頭。

另一方面我們亦要針對政治上已比較活躍的群眾/年青人。他們需要一些行動去抗衡那些無力感。但現的的階級力量對比並不容許甚麼行動,遊行又顯得太形式。那麼,我想像是可以在五一的星期六日辦個「勞工飢饉三十」,所籌款項均撥歸罷工基金。其間則是困獸鬥,正適合做一些意識形態工程,談談工人運動與民主運動的關係,或是香港的勞工現狀有多惡劣等等,由參與過罷工的人來現身說法,談談集體談判權的重要性之類。

Cham

___

我沒有甚麼行動的點子,但媒體方面的話,我發現其實有好些Facebook上的漫畫專頁,都以工作為主題,當中自然涉及不少勞工苦況,也能引起共鳴,例如乞客、空中飛傭。但它們比較少政治性的成份,就算講政治,也不是講勞工議題。我們是否可以跟這些作者有合作,或者我們找有這方面技藝的朋友,以漫畫形式講五一,講工人權利呢?

大家當打工仔的,平常都有很多怨憤,但都是跟朋友抱怨兩句,發洩一下就算了。發洩是當然要做的,但我們能不能有些更公共更集體的抱怨呢?就類似社交媒體上「一人一句xxxxx」的形式,談工作和老闆的各項仆街事情,像中國革命後農民開那些「訴苦會」。我Google了「一人一句老闆」,發覺原來已經有不少result,顯然這不是有新意的事情。但如果我們能在五一激起這樣的網上集體訴苦,將之扣連在一些具體訴求,對於意識轉變也多少有所幫助吧。

在資本主義下,永遠有工人和資本家的矛盾,那構成一種運動的潛能。像是我上面講的例子,你可以看到這種潛能在日常文化的體現。儘管這種體現很去政治,但潛能就是在那裡,問題是我們怎樣引導去政治的出口。五一就是思考這個問題的好時機吧。

Tony

___

五一勞動節,我們總是喜歡講團結,講工運訴求。 實不相瞞,過去幾年參加五一遊行,我每次聽到那些工人大團結的經典歌曲,總會不由自主、不嫌濫情地雞皮疙瘩起來。但遊行過後,我知道世界還是如常運作,香港依然是一個保守、階級意識薄弱的社會。而今年的五一前夕,正好發生了一件事提醒我們這種保守。

程美段是一個曾在杜汶澤的網台節目出鏡的女藝人,近日因為向傳媒指控杜拖糧三個月而引起討論。老闆拖糧固然違法兼賤格,但杜生的回應態度更令人意外:不單止惡人先告狀地質問程為何要通知記者而不是直接聯絡他本人,更向同行呼籲「用呢個人記得小心啲」。他理直氣壯地說拖糧是娛樂圈常規,更稱指責他的人是「唔撚識又招鳩積」。觀乎留言,很多人對杜的回應表示支持,更有人借此攻擊程的外貌和人格。當然,會在杜汶澤facebook留言的,大抵本來就是他的粉絲。但我們也不要忘記,杜汶澤可算是香港少有會作政治表態,被大眾認為是思想進步的藝人,這或多或少也反映到其支持者的政治取態──如果五一要成為一個大型群眾運動,這群人想必是動員的目標之一。在那些團結的吶喊背後,這才是我們的社會現實:「工人大團結」是最大的諷刺,階級內鬥、人吃人才是香港常態。

面對這種現實,我們該怎麼辦呢?籠統地講,就是要提升打工仔的階級意識,而且要針對現時社會的勞工狀況來調整說法。很多人甚至覺得,只有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才稱得上是工人,白領以及從事知識型勞動的人則另作別論。另外,像程美段這種非合約工作而被拖糧的情況,在未來自動化取代更多工種,各行各業將會有更多相似的散工出現。或許這種案例,也是我們重新檢視當下工人階級生活形態的契機。

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