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平台如何擠入資本主義的發展脈絡

作者: James Meadway
翻譯: Henry Chan
校譯: 大王
原文鏈結:https://novaramedia.com/2019/03/29/a-design-for-life-how-platforms-are-weaving-their-way-into-the-fabric-of-capitalism/
編按: 這是一篇關於平台資本發展路向的文章。在最開初,平台的目標都是各種服務。但金融作為當下資本主義最核心的部份,不可能不受「平台化」的影響。這篇文章將會嘗試觸及這個問題,同時指出左翼應該如何思考這個大趨勢

蘋果發佈會曾經是後現代教主喬布斯展示新玩意的舞台,唯獨今次成為了訂閱服務的發佈會。這顯示了資本主義發展方向出現了重大轉變。

正如Grace Blakeley為《New Statesman》寫道,現在的全球經濟其實並不健康。對於供應硬件的企業而言,問題更是迫在眉睫。成本上升已經使利潤下跌,市場需求不斷減弱更是為它們帶來更大壓力。一月,蘋果自2002年以來第一次發出盈利預警,指出iPhone的銷量不如預期。(同時,蘋果不會再公布實際上售出多少部iPhone,這背後也蘊藏不少暗示。)另一邊廂,三星也在這星期「令人詫異地」發出了盈利預警,並把責任歸咎於記憶體晶片價格和平板電腦需求急跌。

生產商很容易會把它們的問題都歸咎於短期的需求問題,中國的經濟勢頭減弱是確確實實的事情,而即使沒有政府停擺及貿易戰的影響,美國經濟都看似已經封頂。但「平台企業」——也就是(用Nick Srnicek的定義而言)用數據技術把不同群體拉在一起,例如Facebook、Amazon和Google這些企業——則有著更長期的挑戰,是對它們整個經營模式的威脅。

基本上,平台企業靠著兩個方法賺錢:第一,是提供一種(通常)越多人使用就越有價值的服務;第二,是從中提取用戶數據,再以之謀利。前者使平台企業必須追求壟斷特定領域(如科技股投資大亨Peter Thiel所言,「競爭是失敗者的遊戲」)世上只有一家Facebook,而對世界大部份人而言,根本沒有其他公司提供著類似的服務。

但這製造了另一個問題:企業盈利要依靠新用家的加入,但世界只有有限的眼球。擁有超過二十億用戶的Facebook,已經非常接近飽和。去年,用戶增長減慢的消息,導致Facebook遭遇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單日企業市值跌幅,而且年輕用戶紛紛停用,也絕對不是一個健康前景。

同一時間,Facebook營銷所得數據的嘗試,也遇到了不少障礙。平台企業始終要面對用戶增長減慢、把數據化成盈利的困難,以及維持基建的成本穩步上漲等障礙。很多提供收費服務的企業,例如Uber或Netflix,都在不斷燒錢,卻無辦法達到盈利。雖然人工智能(這種現時而言需要大量數據的技術)提供了建立新市場的願景,但亦是需要大量投資才能成事,而且也只會繼續「勝者全贏」的平台資本主義邏輯,失敗者只會被完全淘汰。所以它們必須適應新環境,即便是需要作出很大的犧牲。

「所有銀行都屬於我們」

直到現時,蘋果的的商業模式十分成功:向客戶提供光鮮的電子產品,如iPod和iPhone,再提供在蘋果產品使用才有最好效果(或是只能在蘋果產品使用)的內容。各種商品環環相扣,把用戶困在蘋果的自家產品鏈。但這種模式的最新發展,Apple TV,則沒有公司所想的那麼成功。於是蘋果就宣佈Apple TV可以在非蘋果產品上使用了,也就是,蘋果開始改變其舊有的模式。

但蘋果上星期的公告之中,最重要的不是最新一季的Carpool Karaoke,而是與高盛合作推出的蘋果信用卡。在此之前,Apple Pay只提供最基本的交易服務,但現在蘋果將會開始向客人借貸。Facebook在五年間跌跌撞撞的探索支付服務的可行性,並在兩年前得到愛爾蘭的銀行牌照。Google也剛得到愛爾蘭銀行牌照——愛爾蘭的牌照允許進入所有歐盟國家的銀行業市場。但走得最前的是螞蟻金服,這個由Alipay(本身是阿里巴巴這個中國版的亞馬遜的支付服務)建立起來、市值1500萬美元的線上金融服務供應商。

西方的平台踏入銀行業的這一步其實頗合情理。銀行的重要工作正是資訊處理:如果一家銀行要賺錢,就要長時間估算借款人加上利息後的還款能力。對借款人了解得越多,借貸風險就越低,賺的錢自然越多。而科技巨頭越了解客人,越能賺錢:要麼把他們分拆成不同的市場,賣給廣告商;要麼向他們宣傳自家的產品。兩者也是一樣,靠著提取資訊去提升賺錢效率。

正好,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即使到了千禧年代,傳統銀行審理債務的能力尚有明顯的不足。與科技企業一樣,銀行和金融機構擴張規模時,首要考慮是如何增加利潤,而不是對社會有意義的創新或減省成本。引發2007至08年金融海嘯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銀行審理債務的機制失效:銀行發行複雜的金融衍生工具,自以為有能力預估隱藏其中的次按的風險水平,可以無限錢滾錢﹙劇透:它們失敗了﹚。由於質疑傳統銀行審理資訊的能力,促使了金融科技﹙Fintech﹚近年的流行,監察者希望引入競爭可以改善整個金融行業。

試想,如果你擁有一間平台企業,手握大量用戶資料,但除了廣告之外,想不到其他盡用資料賺錢的方法,銀行業的缺失就是你的黃金機會。你想要融入消費者的金融理財生活,最便捷的首步,自然是是在應用程式引入付款服務,潛伏於買家和賣家之間,按指示為兩者傳遞金錢,就像Paypal、Apple Pay和Google Pay。理想的話,要在每筆交易中分一杯羮,而份額絶不少﹙有報告指Apple Pay在每筆交易抽0.15%服務費﹚,且有最終拒付權。但你真正的目的,是那些有關付款、高質素的個人資料,因為與所有帳目都精準地被紀錄,還能得到顧客長期採信。但握有資料本身沒有作用,必須有途徑將之轉換成利潤,所以你必須要進一步擴大生意規模,令所有消費者的每一單交易都通過你的平台進行。Apple Pay現時每三個月就能得到過10億單交易的資料,而且數目不斷再增長。

然而,大部份市場的交易還是以傳統的金融機構作中介。Facebook試圖研發交易服務面臨的種種問題,顯示科技企業要取代傳統金融中介服務還是有困難的。與其單賺交易佣金,科技公司建立交易平台之後,更肥美的收獲是金融及其他借貸服務。藉著龐大的個人資料庫,可以判斷該以何種利息向誰借哪種貸款。

除此以外,Facebook現時還在開發自家的虛擬貨幣,通過Whatsapp流通。這個虛擬貨幣計劃在今年年尾發行,將與美元掛勾。Facebook初步計劃將此貨幣投入於世界最大的匯款市場:印度﹙流量達690億美元﹚。

這將是資本主義的全新階段。

此進程有如行軍,步步為營。例如Apple,先以賣產品起家,如電腦、音樂播放器等,之後就開始賣這些產品衍生的服務:Apple Music。之後就賣不侷佷於自家產品的服務:Apple TV。再之後,就是賣購買途徑的服務:Apple信用卡。一步步的逐漸脫離「商品到貨幣」過程中,不穩定的銷售和物流,越來越接近最理想的資本主義模式:直接以貨幣交換更多貨幣。

藉此,最重要的莫過是理解今日資本主義的運作。循舊式的投資途徑和開拓市場的方式,越來越難找到新利潤來源﹙不論是產品或服務﹚,資本主義正朝向「尋租」的方向。與其冒高風險和高成本產出新價值,不如掌握知識產權,收取租金,獲得更大的利潤分成。

徹底的壟斷會令尋租更有效,於是乎,各種平台企業都在想法爭奪市場份額。「尋租」和「價值產出」的界線通常很模糊:Uber的軟件和數據當然有產出一定的新價值,但絶對不可能值由司機手中抽取25%份額。但從逐利者的角度來說,哪部份是租哪部份是價值並無所謂。決策也不會有道德考量,兩者都只是利潤,都是錢。

這新趨勢對我們大眾,和左翼有什麼啟視?三點。第一,數據和資訊的爭奪會更白熱化。箇中引發的社會爭議會越來越大,像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當企業進一步通過所收集的數據賺錢,公眾為對企業的商業行徑有更大關注。

第二,隨著電子平台需要爭取更大的利潤率,這些企業會更努力的向新市場入手。它們插手向傳統「非科技」的領域時,如何規管和限制這些平台將是未來經濟政策的關注重點。這涉及金融,尤其是金融活動對整個經濟體帶來的風險因素。例如,中央金融機構是否已做好準備好,要面臨「大數據」﹙Big Data﹚與「大銀行」﹙Big Bank﹚合體將帶來的新經濟解機。

第三,我們即將見證交易體系,以及整個現代資本主義的基礎建構的爭奪戰。傳統社會主義傾向的政策,例如更多中央銀行管制,很可能將不再可行;因為貨幣本身,以及控制貨幣的機構,已逐漸脫離政府控制。我們需要設想新的方法去作管制措施,令民主得以貫踐到市場,以及將整個交易制度和貨幣制度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