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問題(2018/11/28)

這個問題實在很難泛泛而論,實在要取決於那位是什麼朋友。即使願意傾吐最私密的經驗,在一次的對話中,要將人生的經歷化成一條線性的成長故事,並非不可能,但總是夾著編選。這位朋友在什麼時候進入我的生命?我們一同經歷過什麼?各自了解對方什麼?這都決定對話的立足點在哪:因為這問題指向的不單是理念,更是信念,不可能不扣入彼此的生命而談。

少時總不能理解,以為帽子都是被他人扣下的,怎可能會自願畢生戴上同一頂帽子,自稱為XX主義者或XX教徒,自我定義、自我限制視界?我當然還記得無數個頓悟的瞬間:某場對話、某夜靜思、某次覺察,但一切都更多是先前累積。其實一切自然而然,不願得過且過、苟活生命的話,自然就會將經歷化成體悟、體悟化成指引、指引化成理念,然後不欺瞞自己,努力實踐,there you go,信念。不再擔心太宏大或被嘲笑,反正就是要這樣活。

好像太空泛,不妨就借此整理個﹙還是很空泛的﹚清單給自己吧:

1) 各自生命中的因緣命運、觀照萬法的方法、甚至性格能力的構成,無不受社會力量的支配。但社會條件亦不過是由眾人在時空條件下構成,自然能夠被改變。

2) 所以,政治就存在於生命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常被流放至「經濟」範疇下的生產、利益分配,才是政治中最政治的部份。

3) 於是,個人主義一點都不瀟灑,個體的力量微不足道,真正的自由只能在社會集體之中才能實踐。

大王﹙廿八座﹚

___

這問題真的很複雜,如果有朋友無啦啦問起,我想我即場肯定沒法給出好的答案吧。

我想我的朋友也會分享這個起點︰每個人看到這個充滿荒謬的世界,總不免生出質疑。為甚麼有人要花大半輩子去買住房,但有人可以甚麼也不做,單靠收租炒樓就可以拿到極大的財富?為甚麼普通工人每月賺萬零蚊,而那些企業高層可以年薪過千萬?為甚麼世界糧食生產足以使每一個人溫飽,但還有無數人陷於飢餓?其實我們大部份人都一度有過這些想法吧,只是在生活的困頓中擱置起來,或漸漸受主流意識形態的說辭影響,以為現況無可避免。

可能因為自己出身基層家庭,所以我首先有感的議題正是貧富懸殊和工人權益。但當我發掘下去,它跟其他巨大的問題其實是連成一體的。這包括和平──因為許多戰亂背後,都是把戰爭當成一盤生意的貪婪所推動。這也包括環保──因為在無數廣告製造出無限物慾,而經濟又必須永久膨脹才可維持下去的社會中,真正保護環境、永續發展是不可能的。一句總括所有事的背後原因,就是以私有產權、市場競爭、利潤最大化構成的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就是取而代之的方案。它發現,儘管資本主義造成了足以威脅人類存亡的問題,亦同樣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令更美好的社會成為可能。它不止是知性上無數研究和想像的結集,更凝結了歷史上無數的驚人嘗試與慘烈犧牲。這些實踐已經使今日你我的生活不至淪落最惡劣的境地。我對於這一切,每思之仍然感動莫名。儘管做不了甚麼大的犧牲,但我願意聯同所有同志繼承這個遠久的理想。

是不是陳義過高呢?或者吧。但總比沒有理想來得好。

Tony

___

我想我回答的起始,是會說明為甚麼某種福利主義/再分配的藍圖並不足夠。在實際政治經濟上,我認為福利主義的再回歸機會很微,因為二戰後的情況並不能複製。但和朋友的對談很難糾纏於這些,在情感的說服上亦相當不足。所以,我會直指市場機制決定分配的野蠻與荒謬。

市場是當下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支柱,這決定了我們可以合理地拿到多少工資,以及隨之可以購買和使用甚麼——這基本斷定了我們整個人生物質生活的總體可能性。

然則,這首先不是真正酬勤的社會機制。在意識形態上資本主義常常想偷雞誤導別人,但這其實經不起考驗。少部份的人,如果拚命努力,有機會賺到很多的錢去上流。但這不是多勞多得,從整個社會來看,賺來最多錢的不是最勤力的人。相反,很多拚命工作的人賺取得並不多。而大商家則不見得個個拼命工作。

本質上來說,市場機制是一種勒索——因為少人能夠做到我要做的東西,所以我就可以威脅整個社會,要拿到大的份額。這本身和你的工作性質沒有本質的關係。假設所有人都可做到老師或醫生,在市場上相關的工資必然大跌,但春風化雨或是救人一命的意義不會變化。即使工資和你的工作性質有關係,也與你工作本身的意義無關,而是與你付出的勞動能夠在這機制下賺取到多少金錢有關,這亦是為甚麼金融交易者、優秀的廣告設計比消防員要賺更多的錢。

這是一種極其野蠻的制度,是一種制度性的弱肉強食,沒有任何合理性可言——這亦是為甚資本主義帶來這麼多的苦難,福利的小修小補並不足夠。任何有意義的制度,都不能交由市場作最終/最大的決策,而是必須有某種計劃決策和斷定。這樣的計劃怎麼做、會面對甚麼問題,可以再討論。但讓人認識到市場本身的荒謬,或許要支持一套新的社會機制,我認為這是讓人理解社會主義的第一步。

C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