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病人到私人市場未必是解決公營醫療問題的正確方向 |吳仲耀

香港醫委會判「紗布封喉」案主診醫生停牌半年,多個醫生團體隨即反彈。除了認為判罰不合理外,早已引人詬病的公營醫院工作情況亦被指為促成悲劇出現的深層次原因。

林鄭在今年年初流感高峰期時宣布一次性增加五億元撥款予醫管局。之後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決定將醫管局的經常性撥款增加逾一成(即增加六十億元至超過六百一十五億元)。雖然無可否認政府是增加了資源在公共醫療上,但明年行將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卻明顯是要鼓勵市民棄用公共醫療體系,增加私營醫療的需求(生意?)。簡單來說,推動私營醫療仍然是政府的大方向。

現時香港的醫生(指西醫)對人口比例遠遠不及其他資本主義先進地區理想。不滿「紗布封喉」案判決的醫生組織也反對放寬引入非本地醫生這解決方案,認為問題核心是人力資源分配而不是人力資源是否足夠,所以「分流」病人到私人市場往往被醫生組織視為可以大大舒緩/解決問題的方法。「業界」的共識似乎是:當多了病人光顧私營市場,公營醫療的壓力就會減低。換句話說,就算醫生組織大多不認同政府現時的醫療政策,但私有化的方向卻不是他們反對的。

但就算先撇下公營和私營牽涉的意識形態之爭不談,私營化是否真的可以有效解決公營醫療的壓力問題呢?試想想,如果自願醫保計劃確實達到「分流」病人到私人市場的目的,很可能會令更多的公營醫療人員轉投私人市場。

有人或者會反駁,現時私人醫療市場本身就是壓力遠不及公營醫療,所以就算私人市場多了生意,也不會導致私人市場向公營部門搶醫生的情況。但現時私人市場之所以對醫生有吸引力,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沒有醫管局那麼大,不就是一個主要誘因嗎?既然如此,除非未來的私家醫生要像公立醫院的醫生一樣做到接近壓力爆煲,否則只要「分流」病人到私人市場的策略奏效,私人醫療向公營部門挖角基本上是無可避免。

因此,要改善公營醫療系統的嚴重問題,要走的方向是私有化嗎?還是真的要做的是既要約制私營市場的發展,同時透過增加公帑撥款和民主改革醫管局,以解決現時香港醫療面對的真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