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女性特權」能吃嗎?七個有關女性特權的迷思 | 夜貓翻譯組

文:Nikita Redkar;翻譯:謝馥盈
原文鏈結

女性特權(Female privilege)存在嗎?一句話:不存在。

顧名思義,特權被視為一種特殊的權利、優勢,令個別人士或群體豁免於某些處境 。

在性別這一範疇下——又或者不管與性別是否相關——男性在社會上都明顯地比其他群體享有更多與生俱來、根深蒂固的權利,例如更高薪酬、更好的事業前景、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大的管轄權、還有某些他們從來不需要自我質疑的問題。

所以如果男性特權是固有存在的,那麼女性特權呢?

觀乎某些社會常態、法律體制和教育統計數據,女性似乎比男性在某些方面更有優勢。譬如,提出女性享有特權的論者指出,女性在離婚訴訟中贏得子女撫育權的機會較高,大學收生的性別比例也是女高於男。

這些研究即使在統計學上有其真實性,但並不等於女性真的享有特權,原因有以下幾點。(註)

和男性特權比較,女性特權最常被誤解之處,在於社會上女性被一口咬定享受到一些所謂紳士風度(chivalric practices)的好處,例如搬動重物、開門都有人幫忙,甚至還能被請喝酒、吃飯,有時更會收到昂貴的贈禮。

過於紳士可能會令人吃不消,但我認識的女性——包括我本人——大都歡迎這些好處,正如男性享受男性特權為他們帶來的好處一樣。

然而,與男性特權不同的是,「女性特權」為女性帶來的只是小恩小惠,而非在更廣大的制度中得益。

當人們談及「女性特權」時,他們通常將之與「男性的劣勢」(male non-privilege)相對應。男性當然也會經歷社會不公,畢竟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堪稱完美。但很多時候男性沒有享受特權——例如男性被期望壓抑情緒或養妻活兒——並不就見得女性因此而有特權,女性本身並沒有因為男性處於劣勢而得益。

女性被認為在男性處於劣勢而得益,得歸咎於在父權制度下,男性被要求參與競爭、主導和維持權威。與此同時,父權制度也要求女性順從、為他人著想和委曲於弱勢。

女性處於從屬位置作為社會現象,並非反映了她們享有特權。

因此,好些有關女性特權的迷思可以這樣拆解。

女性得到紳士關照,所以能有人請客吃飯、為其開門等待遇

今天,我們把男性以其方式寵溺女性的社會期望等同於紳士風度,同時紳士風度看似出於良好意願,但其實只是陳腐的觀念。

紳士風度源自中世紀對騎士施加的社會期望,例如要求他們重視榮譽、勇氣,並能鋤強扶弱。

以往紳士風度面向的是大眾,但隨着時代改變,逐漸收窄至女性,遺害甚深。

但免費飲料和開門行為真的構成女性在社會上的真正特權嗎?這些都無傷大雅,但也沒有實質的幫助。

紳士風度中帶有寵溺性質的部分幾乎是由男性主動給予的。這其實說明了,雖然社會建構了女性應該享受的形象,但這種建構其實是建基於對男性的正向鼓勵。

它把女性置身於不平等的位置——要不是天性是弱者,就是過分的高高在上——而男性對她們加以照顧,就值得受到嘉許。

諷刺的地方在於,接受紳士風度被酸溜溜地視為女性特權,但實際上卻是由男性來助長。

過分關照女性,然後稱之為女性特權,可算是本末倒置。如果女性真的比男性享有更多特權,應該在公私兩域都反映她們都更有優勢。

女性養家的壓力不如男性

社會把主要的贍養責任(尤指順性別的家庭)強加於男性身上已非什麼新鮮事。

不管是男是女,人們都在其專業領域中努力工作以爭一席位,追求理想生活。男性在伴侶關係中也開始因為各種原因——例如撫育子女或支援伴侶的事業發展——負起持家的責任。

可是,我們仍看到男性因為這些決定備受質疑,女性要眼睜睜的看着她們所愛的人被這些陳腐的社會定型所束縛而無能為力。

所以,沒有持家壓力的女性真的從男性處於的劣勢中受益嗎?不是,門都沒有。

從結果論,不用為了建立事業而憂心的「特權」正令許多有事業心的女性身受其害,因為父權社會期望男性為家庭付出,而女性應以照顧子女和處理家務作為回報。

為了避免女性因為照顧子女而請假,或者決定留守家中的風險,企業索性減少僱用女員工。即使白人女性佔整體勞動人口的過半數,她們的薪酬水平仍然只有白人男性的百分之七十七。

退一萬步而言,如果女性不想工作,嫁個有錢人不就成了?

假設女性可以隨時全身而退,嫁個有錢人,這個假設本身就充滿了性別歧視。

這不止認可了一個奇怪的現實,彷彿現實上有錢而又可以嫁的男人俯拾皆是,同時也迎合了慾望的政治,畢竟並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從中受益的。

所以,不行,職場歧視和同工不同酬並不是嫁個有錢人就能解決的。

女性被認為感情用事

這是父權社會責難男性示弱的例證,換個方式來說,就是指責他們像個女人一樣。

所謂「做個男子漢」、「像男人一樣處事」,其實就是「不要婆婆媽媽像個女人一樣」的意思。

男性從小被教育說,女性都是比較弱小或情緒化的,就算只是掉一滴淚,也會打擊男性氣質。男性被要求壓抑情緒並不合理,但代價卻要由女性來承擔。

把女性可以展露情緒這一點視為「特權」,只會強化女性作為一個本身就比較弱勢的性別形象,把非人性化的苛刻置放於也可以非常脆弱的男性自我之上。

女性入讀大學的機會較高

今年十月,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報告指出,女性持有大學學歷的機會自1940年以來首次超越男性,只有五個州分的男性持有大學學歷的機會與女性相當或較高。

但女性就讀大學是擊敗男性對手的結果嗎?不一定。

過去50年,女性開始接手傳統以來都是由男性主要擔當的職業,包括醫生、律師、工程師、以及其他需要大學學位才能晉身的專業。

與此同時,女性也繼續主導傳統以來被視為「女性化」的職業——教師、護士、行政助理等等。

為了不走這些「女性化」的事業路徑,愈來愈多男性寧願不上大學,也不要從事社會上被視為缺乏男子氣概的職業。

Elisa Olivieri博士總結為何大學裡女生比男生多的原因,在於「男性化」的工作——也就是體力勞動——比「女性化」的工作如護理及教學等不重視大學學歷。

Oliveiri統計得出,男性不讀大學,可能只是礙於社會上對於性別化職業的污名。

女性取得子女撫育權的勝算較高

有關婚姻平等的其中一個最大的迷思,與女性更有機會贏得孩子撫育權的潛在觀念是一致的:母親對孩子的成長有絕對影響。

從統計數字上看,女性的確更有機會贏得孩子撫育權,但同時她們去爭取的意願也更高。

研究發現在異性婚姻中,女性用於育兒的時間較多,但這並不代表男性不曾付出。因此,如果資格相當,而又願意爭取,男性獲得主要監護權或共同監護權的機會也很大。

一個為期五年的研究發現,在美國麻省,爭取撫養權的父親人數遠少於母親,但只要他們願意爭取,至少都能得到共同撫育權。

這正對父親作為家長沒那麼稱職這種父權遺害的說法予以否定。

男性死於自殺的機會較高

在許多西方國家,女性的自殺傾向較高,但最後真的成功自殺身亡的往往是男性。

許多自殺者都罹患抑鬱症,男性患者的症狀往往與其他群體有所不同。男性展示一般常見症狀——例如哭泣或直露哀傷——往往較少,主要是因為社會上對於男性展露情緒的污名化。

與此同時,有些研究也指出自殺方法對自殺成功率也有影響。女性比較傾向採用服藥等非暴力的方法,但男性所採取的方法通常較粗暴直接,例如吞槍,可想而知也能置人於死地。

雖然為何男性以較能致命的方法尋死的原因尚未可知,但他們使用的方法與女性很不一樣。有害的男子氣概文化(the culture of toxic masculinity),以及被期望保留社會上規定的男性特質都得付上部分責任。

以此說明女性有特權是錯的,因為女性並沒有因為男性自殺成功率較高而得益——根本沒有任何人會從中得益。

***

男性特權的存在,並不證明「女性特權」也存在,美國以至全世界的女性都持續地面對大大小小的歧視,而社會制度並沒有站在她們這邊。

當然,有些女性比其他女性享有更多特權,正如上文所述,白人女性的薪酬是白人性男的百分之77,而拉丁裔女性的則只有百分之54。

多元交織女性主義(intersectional feminism)運動正是要把不同種族、身體特徵和能力的人所面對的困難,納入到女性主義的集體討論中——當然也包括男性!

沒有人說男性並沒有受困於制度性的不公平,他們當然也會。上文列舉的好些情況,都是男性明顯地處於弱勢的。

重點只是在於,男性處於弱勢的同時,女性並沒有因此而得益。

與此同時,女性及她們的生活品質卻因為男性特權而受損。

這就是兩者的差異。

註:原文還強調本文只討論順性別(cisgender;即那些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一致的人),而不討論跨性別者等性小眾。原文有以下的內容:「拆解這些迷思前,必須先申明本文只能顧及順性別(cisgender)範疇中對女性特權的誤解,跨性別者及自我認同為性別表現不一致(gender non-conforming)的人在日常生活所面對的誤解更是罊竹難書,需要另文討論。

另外,本文也不是要否認順性別者完全沒有特權。性別並非決定人有否特權的唯一向度,順性別的女性也的確因為其順性別傾向而稍為好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