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浸大普通話教育風波看大學語文中心的角色 | 蕭裕均

(題目為編輯另擬)

相信,曾在香港任何一間大學讀書的人,也會對語文中心有不滿。把事件聚焦在學生行為上,當然是校方轉移視線的策略。為什麼要轉移視線?無他,因為很難找到一個又能合符大學教育理念,又能用考試形式來規定學生在畢業前達到某一語言的一定語文水平。現時把問題簡化成歧視,雖然能吸引眼球,但卻無助為取消這些語文離校試提供有說服力的基礎。

首先,要問的是:為什麼要學生在畢業前在某一語言能力上達到一定標準?這是呼應什麼,是呼應誰的要求?當然,大學不能單說是呼應商界和僱主的要求,否則這只會自貶身價,把大學降格為職業訓練所。此外,假若學生在畢業後有感自己在勞動巿場上因為某一語言不能達到一定水平而令自己競爭力不足,大可自己繼續進修。

那麼是為了裝備學生達到一定語言水平去探索一國的文化,歷史和社會嗎,或去令學生去培養對一國的感情?這個理由便更站不住腳。要去了解一國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甚至是培育國民情感,除學習語言外, 大有其他方法。而且,情況往往是相反的:通常是一個人被一國的文化和社會現象所吸引,才自發去學習該國的語言。很多研究都証明, 這種自發的語言學習方式, 比考試主導的有效得多。

那麼,為什麼大學還是要有這些語文離校試或提升課程?這得要了解這些大學語言中心的情況。與其他大學教研部門不同,這些大學語言中心以教學為主,相對較少科研人員。在現時著重研究和大學排名下, 這些大學語言中的生存策略就只能不斷去合理化自己的存在價值,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與排名中的畢業生就業指標和僱主滿意度掛勾,製造一些如考試的制度,並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作為一個合理化自己存在的指標,從而得到大學固定撥款,保証語言中心內的教員沒有裁員危機。

其實,現時大學要做的,其實更不單單是去討論應否有考試。考試只是反映更重要的問題:大學的語言教育政策是什麼?語言學習本身在大學教育中的角色是什麼?沒有對這些問題的討論,硬要學生藉考試來提升語言能力,是十分由上而下、家長式和與大學教育理念不合的,那當然會被受質疑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