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王朝國名由來(七): 步步向上的晉朝 | 鱷魚把拔

晉朝的國名由來似乎很簡單,就是因為司馬昭被封為「晉公」,後來又被加封為「晉王」,司馬昭病逝後,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了晉王的爵位,因此篡位後就把國名訂為「晉」。

至於「晉」的意思,其一是山西地區的簡稱,其二是「晉級」,向上的意思。但從資料上來看,司馬家族是河南人,並非山西,被封為晉公,或許與司馬懿當初修築「臨晉陂」,促使雍州、涼州一帶因此富足有關,但這點仍需更多資料佐證才行。

胡阿祥教授則認為,取國號為「晉」,雖與司馬炎是晉王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晉」字所象徵的向上爬升的意思,得到了司馬家族的支持下,最終司馬炎篡位後,才會訂國名為「晉」。畢竟國名,乃一國之大事,不可馬虎。

但歷史就是這麼愛開大家玩笑,有個明明是在復古,卻自命為「新」的新王朝,那麼這個自命為向上提升的晉朝,卻給人很墮落的感覺。

開國國君晉武帝司馬炎,被不少史學家認為是開國國君中評價較低的一位。因為他僅僅是得到了祖、父兩代的庇蔭,才得以統一全國。

其後昏庸的晉惠帝,像八點檔連續劇一樣難看的八王之亂,以及五胡亂華、永嘉之禍到晉室南遷,加上南遷後的新亭對泣、無心北伐,在在都讓人看不出一個向上王朝的氣象。

易中天教授說:三國英雄大多是地主豪強擔任,兩晉政權則由世家大族控制,從三國到兩晉,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過渡期,是一段權力從地主轉移到門閥的時期。

而這個長達370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裡,晉王朝完成了50年左右的短暫統一,最終在無法控制各民族之下,進入分裂時期。但也因為這一段分裂時期各政權的激盪下,激發許多制度的形成,像是「府兵制」、「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等等,為接下來的隋唐王朝立下基礎。也許晉王朝沒有幫自己繼續晉級,但晉王朝所造成的一連串影響,卻幫中國從秦漢王朝晉級到更強大的隋唐王朝,就這點來說,也算是略有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