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在十年內出現民主化嗎?| 王一一飛

之前不斷寫文談中國,寫了一帶一路、中國民族主義、中國崩潰/支爆。我覺得寫了那麼多,最後的目的都只是為了解答一個問題: 中國會不會民主化?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講中國威權會得以適應新時局,生存下去,有人講中國會步向民主化。對於我來說,這條問題是一個大學問,我自己都沒有能力完全準確預計未來發生的事情,但樂意去帶出不同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希望這個討論會有助大家了解中國未來的不同可能性。

1. 正當性—經濟表現

所有政權都需要正當性,如果中共政權能夠繼續在經濟上發展、滿足民生上的需要,這個政府將會永遠統治下去。坦白說,大家食得好住得好,生活比以前好,為甚麼要反對這個政府?如果政府不斷幫助城市化、派發福利、建基建、收購外資、工業和科技繼續發展,將會令國威遠播,這樣就會深得人心。如果政府經濟好,還可以撥一大筆款項去維穩,設閉路電視、在街上滿佈維穩人員,大家做反愈來愈難。

當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就是這樣取得人心,但我懷疑中國政府未來能否把這樣的經濟表現維持下去。因為中國很有可能無法短期內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化,社會在長期經濟增長後,面對經濟增長放緩、社會收入不平等、經濟危機,將會帶來巨大社會不穩。

中國毫無疑問己經到了中等收入區域,也就是民主化最常發生的時候。Minxin Pei在2016年寫了一篇論文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入面就提到中國現在的人均收入己經到達了中等收入,己經高過當年希臘、突尼西亞、南韓、南非、智利、印尼、阿根廷、巴西開始民主化時的人均收入,甚至開始追上當年西班牙、台灣和匈牙利開始民主化時的人均收入。而根據Huntington的The Third Wave,1974年到1989年期間31個民主化的國家當中,有27個是在中等收入期間出現的。

可見,有一些人講中國要等成熟社會條件才可以有民主的說法己經不合時勢,因為中國己經完全具備了應有的條件,無須再等。

首先,中國教育程度令民智和民權意識出現,到中平提高,人民開始維權。經濟水平提高、城市化、交通網絡、傳媒、網絡發達,令資訊和知識傳播、社會組織更為容易。即使政府有防火牆、有新聞審查,至少比以前條件好了一些。民主化更為容易。

其次,這些國家較容易進入中等收入陷阱,面對經濟增長放緩、社會收入不平等、經濟危機,將會帶來巨大社會不穩,帶來民主化的推動力。由於中國經濟發展雖然靠工業發展到一定地步,但未能夠自主研發、科技創新,產品靠便宜而不是高素質和可信性。因此,工業發展能力到了盡頭,除非中國產品研發可以有大進展,以至電子科技擊敗三星、google、facebook,以至汽車研發可以擊敗德國和日本,經濟增長將會放緩。不過,現在中國最強的阿里巴巴都只是中國國內有優勢而己,可以賣出國外而較有優勢的只有高鐵,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無法經濟增長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更嚴重的是,中國現在的經濟很像當年1780年代的法國和1970-80年代的南美國家,而不是東亞四小龍和日本。東亞四小龍和日本由戰後到80年代經濟不但順利產業升級和轉型,都沒有受嚴重債務拖累,還可以利用福利制度帶動內部需求和化解貧富懸殊。不過,中國和當年和1780年代的法國和1970-80年代的南美國家一樣,依賴借債,之後用在維穩、建造大量基建、城市、交通網絡。當然,由於中國政府官方迫地方谷GDP,地方更是比當年南美借更多債務和更盲目興建這類基建。結果,政府和公司盲目建一大批很少人買、很少人用的高鐵、房地產、運動場、共享單車、飛機場、公路、鬼城。盲目建造,卻沒有需求,嚴重虧損,等債務違約,甚至破產、結業。一旦這種事情發生,就會有大量公司破產,工人失業。一旦公司破產,大規模債務違約,這樣會令銀行嚴重缺錢甚至倒閉。一旦倒閉,存戶的存款就會人間蒸發。大量的小市民和公司就會面對經濟危機。一旦股民對股市失去信心恐慌性拋售,就會大量股民和公司血令本無歸甚至破產。

亞洲四小龍和日本都依賴一定的社會福利分配緩解貧富懸殊、帶動內部需求。可是,中國一直以來錢都用在基建、貪污、被高官轉移到國外、維穩、國防,卻甚少用在福利改革。受資產階級和中共權貴阻力,財富再分配十分困難。因此,中國農民、農民工的貧窮、被剝削和二等公民狀態長期沒有根本性改變。城市人口當中比以前生活更好的只屬少數。因此,一旦經濟出現危機,一旦收入不平等再進一步增加,將令中國版的法國大革出現時,會發生甚麼事情?

更重要的是,中國還有一孩政策下人口過早老化令勞動力下降和養老負擔增加的問題。中國霧霪、空氣污染、水土污染、沙漠化、癌症村都為中國政府和家庭的醫療和社福成本帶來更多負擔。中國面對的困難相當多。

因此,中國政府要維持經濟正當性,就只能夠盡力全面改善內需和福利制度、解決債務問題和拋棄過剩產能、推動科技創新。當然還有改善環境和人口老化問題。不過,做得到這幾點一點也不容易,如果不能有經濟大改變,就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一旦跌入,中國就會成為社會反抗運動的溫床。

2. 正當性—民族主義

除了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中國政府十分依賴民族主義作為正當性來源。中國政府強調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為了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發展的最佳保障。利用一帶一路擴張,利用南海、釣魚台等糾紛,中國政府還能不斷團結國民對外,有利中國共產黨的認受性。

如果中國共產黨經濟受挫,民族主義更會成為唯一一個維持正當性的機會。中國政府會不斷主動尋找更多領土糾紛,甚至對台灣、東盟國家開戰。這樣做,就能夠團結國民,令他們忘記內部矛盾。這條招數,曾被很多獨裁政府運用,1930年代的希特勒和日本軍政府更是不斷開疆拓土和發動戰爭,令國民忘記經濟大蕭條下的痛苦,團結一致。因此,經濟崩潰下,中國政府可能會變成法西斯極權。

中國政府近日不斷主張民族主義和強國夢,在經濟危機下很有可能會變成法西斯。可是,這一切能否有效,關鍵在於人民會否被政府的民族主義動員起來。毫無疑問的是,官方很喜歡動員民族主義情緒。不過,民間的情緒如何仍很有爭議性。普遍多數研究發現中國民族主義情緒比很多國家強。Wenfang Tang & Benjamin Darr在2012年研究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Political and Social Origins更是利用2008年民調顯示這一點。不過,Johnston, A. 在2016年研究 Is Chinese Nationalism Rising? Evidence from Beijing 卻利用民調顯示北京的民族主義情緒在2009年之後下跌,其他民調在全國其他地方都顯示相似結果。可惜的是,這篇研究沒有詳細講明甚麼原因導致這一情況出現。

更嚴重的是,一旦中國政府真的開戰,萬一失利,大家會怎麼看中國政府?以中國政府現時的軍力,根本無力面對美國和印度,就算挑弱小的越南菲律賓,都未必會在游擊戰上有很好的表現,很可能會重演美國在伊拉克和越南失敗。當年阿根廷打福克蘭群島,沒有想到英軍強大,令他們自己打輸了,民憤之下令阿根廷軍政府下台讓路給民主政府。中國政府一旦打輸一次戰爭,中國人會怎樣看自己的政府?

可見,中國政府很可能會嘗試建立法西斯民族主義極權以保障中國政府在經濟危機下的認受性,可是,能否轉移大家的矛盾,仍是未知之數。即使能夠轉移矛盾,都未必對政權有利。

3. 體制

學者Andrew Nathan在Authoritarian Resilience一文中,講到中國政府依賴提供新渠道去化解民怨。中國政府改革開放之後多了村委會選舉、人大選舉、上訪、司法訴訟。這一文章都提到中國政府定期領導層輪換、精英政治,令領導層化解權力鬥爭和順利接班,同時令治國精英良好地管理一國政治。

當然,如果上面政府能否維持經濟民族主義認受性仍是有爭議性,筆者認為中共很明顯不能在體制上建立良好的渠道去化解問題。學者Li Cheng在The End of the CCP’s Resilient Authoritarianism? A Tripartite Assessment of Shifting Power in China一文中,指出Andrew Nathan文章的問題。村委會選舉、人大選舉不時都傳出賄選、種票、篩選、政府干預選舉等新聞。上訪可以被地方政府阻止。司法獨立性不強都令訴訟難以解決問題。中國政府雖然增設渠道,但無助解決很多問題。如果有助,就不會每年至少十幾萬單群體性事件(示威、佔街、罷工)。

能夠上位的未必是最優良的治國精英。因為中國官員上位可以靠打關係、賄賂、紅二代背景、權力鬥爭。都正因如此,定期領導層輪換不代表黨內所有矛盾都能夠化解,要不是,就不會發生集近平對薄熙來、周永康等人的清算。

很多人講中國政府能夠很快適應新時局,筆者自然都有不少質疑。因為中國政府雖然能夠適應和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但有些事情仍是中國政府盲點,例如貪污、環境保護、血汗工廠、貧富懸殊、產品安全問題、農民工、人權問題、法治建設、少數民族問題。如果中國政府能夠一切都可以化解和適應,就不會天天鬧出這樣的問題。

4. 國家與社會

對於社會運動和網絡輿情,中國政府軟硬兼施。一方面利用歐威爾老大哥式監視和壓制,一方面卻利用妥協和讓步化解一些無法壓制的示威。

中國政府對人民示威和網上輿論的管制近乎極權。除了利用閉路電視監視人民一舉一動,還有對社會無恐不入的監視和滲透。中共有8000萬黨員,即是大概每17-18人有一個黨員,當然還有各種維穩人員監視。儘管新聞媒體多,中共進行嚴格的新聞管制。儘管有網絡,但中共防火牆能阻止人民接收境外資訊,能篩走敏感字眼和資訊,還有網警、特工和五毛監視和發動愛國愛黨輿論。工會、教會、社會組織、民企國企一定要由政府控制、監視,其他的組織如果不走入地下就會像法輪功和獨立工會一樣被壓下來。

可是,就算是極權,中國政府都無法暴力壓下所有的示威和行動。雖然極權底下,社會組織很困難,但在一些民智稍開的社會仍有可能。北韓底下,人人被金氐洗腦加上超級監控,社會當然很原子化,很難有有組織反抗。不過,波蘭卻可以有團結工會、羅馬尼亞都可以推倒Ceausescu,可見極權底下仍有組織反抗的可能性。事實上,中國政府都無法壓制所有群體性事件、罷工、示威,地下教會組織、在溫州的反抗者還可以長期和官方周旋到底。

假如未來中共極權經濟管治能力下降,體制未能大規模改革,未能用民族主義轉移矛盾,人民對中共日益不滿,政府會更難壓制群體性事件。

因此,一些中共觀察家發現有時中共官方會對一些群體性事件作出讓步。政府有時會在一些沿海城市開發一些化工廠、核廢料處理所,結果出現政府無法壓制大型佔領,政府會讓步撤回項目安撫民情解決。

一方面,中共官方讓步,會平息事態,令中共正當性不受挑戰,極權永續下去。不過,另一方面,人民卻能取得抗爭經驗,取得更多權益。他日中共無法管好經濟,政治未能開放,一旦他們的抗議很可能會更大膽,轉向政治領域,中共無法全力壓制而要讓步時,就會帶來民主化自由化的機會。

5. 民意

有時會聽到一種說法,講中國民意支持共產黨,不認同民主。

這種說法,很有可能是來自民意調查。不過,假如你在中國遇到一個人問你支不支持共產黨,你會講一個真誠的答案還是一個令你安全的回應?

即使大家滿意共產黨,但民意如浮雲。有一天,中國政府管不好經濟、民權意識更強、大家開始不滿時,還會支持下去嗎?

6. 結論

中國過去統治下去,全靠經濟民生發展、民族主義情感、體制改善、軟硬兼施應對群體性事件。可是,中國經濟民生發展很可能未來難以持續下去,民族主義情感動員力仍是一個未知之數,體制改革很有限,群體性事件愈來愈難應付。也許,中國政府未來幾年面對的挑戰,一點也不少。十年內出現民主轉型的可能性,不能夠輕易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