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青春日誌:《希特拉青年團》| 米迦勒

如嘉賓Stefan Droessler所言,實在沒想到一部政治宣傳片會如此具娛樂性。

《希特拉青年團》成片於1933年初,彼時納粹黨全面掌權不久,在其政宣之中最主要的攻擊對象都是共產黨,此片沒有例外。但其實這部片有不少設定倘若移走政治宣傳,其實可以被視為一部少年成長的影片,而這亦都是本片的路向:當然,此片裡,一個理想的「德國少年」成長,是會心朝納粹和元首、為納粹大旗而犧牲的。

而在主角少年Heini的身旁,主要的阻力及反派,包括了其父親、和跡近流氓的Stoppel。兩人在片中都是共產黨,而共產黨作為影片主要攻擊對象,不止是人物比較負面,影片中的共黨人作風頹廢靡爛,是社會混亂的來源。(以「共產」之名搶奪私產、如黑社會一樣吹雞劈友⋯⋯等等。題外話,影片中共黨集會談「作戰」,頗有黑幫片況味⋯⋯)換言之,在此片中,高舉的正是青年(納粹)大戰「廢老」(共黨)!

(圖為《希特拉青年團》(1933)劇照)

希特拉青年團的頌歌是全部影片的主旋律。不論是主角Heini「覺醒」、「決志」,以至最後被殺,都以此歌串連。影片中將納粹美學操作得爐火純青,宣講理念時的熊熊烈火;主角死前歌唱後剪入有若天兵神將般納粹黨人們,在在呈現了納粹美學的追求,而對納粹信念不由分說的宣講、以至是沒來沒由、純粹美學的符號崇拜(黨旗、元首、「德國民族」),當然不容詰問。

不過之所以說其具娛樂性,是因為主角Heini追尋其納粹信念之路根本與後世的青年成長影片無異,面對長輩、社會的壓力,以一己的「道德自覺」(相當危險)走向自己的理想--明顯的移情對象,彼時德國觀眾想來較能感受?影片也以各種對比(反面者都是共黨),描畫納粹理想社會:講紀律肯犧牲、忠於黨忠於元首、女性要自重⋯⋯等等等等,並以蒙太奇將理想與不理想社會並置,產生強烈對比。(諷刺的是,蘇聯共產主義革命衍生的電影美學,轉到納粹政宣片也極適用)

其娛樂性之必要,也在於納粹真正掌握「全面管治權」前,還是需要與其他立場(左翼為主?)的電影在市場上競爭。於是,不同立場的較勁、亦需考慮觀眾對「電影即娛樂」的想像,在意識形態以外貫注娛樂性。而到「天下歸一」後,這個考慮就變得多餘,電影也變得露骨而無趣--因為,每個極權下的「好公民」都必須觀看,沒有說不的權利。這個對於國共相爭前後的中國,大抵亦然吧?

(對於此兩日「征服電影」單元,多有想書的感覺,希望此後幾日有餘力再書)

#征服電影
#ConquerFilm
#政宣電影
#Propaganda
#HitlerjungeQuex

香港國際電影節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HK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