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自由的界限? 一篇為殖民主義辯護的文章引爆爭議 | 夜貓報導

今個月八號,著名學術期刊《第三世界季刊》(Third World Quarterly)刊載了一篇極具爭議的文章。該文章由美國波特蘭州大學政治學者Bruce Gilley所著,題為「The Case for Colonialism」。顧名思義,這篇文章是為殖民主義翻案。作者的主張是,西方殖民主義對殖民地而言,帶來了客觀的好處,而且在主觀上也具認受性。Bruce Gilley反指,反殖意識形態為人民帶來了具大傷害,所以他提出重啟新的殖民計劃。

過萬人聯署要求撤稿

《第三世界季刊》並不是名不經傳的學術期刊。在全球化、發展研究等領域,這本期刊都算是相當有名。在二十一世紀刊出一篇為殖民主義辯護的文章,引來反彈實在可以預期。兩名學者(在美國任教的Farhana Sultana和在英國任教的Maxine Horne)即在網上發起聯署,要求《第三世界季刊》撤回論文和道歉。聯署信的內容強調不是要限制作者的言論自由,但質疑文章根本不合水平,因為它「缺乏實證證據、有史實的錯誤、又包含了似是而非的謬誤」。這份聯署信在短短數日內就得到逾萬人簽名支持。

期刊的總編輯Shahid Qadir則在十八日發表聲明為刊出這篇文章的決定辯護。Shahid Qadir指《第三世界季刊》的宗旨是不會避免刊登具挑釁性的文章,而這篇以「觀點文章」(Viewpoint)形式出版的文章亦通過了雙向匿名同儕評審程序(double-blind peer review;即作者和作為審稿員的學者都不知道對方的身分)。Shahid Qadir強調《第三世界季刊》並不主張殖民主義,並歡迎不認同Bruce Gilley文章觀點的學者來稿回應參與討論。

十五名編輯委員會成員辭職

然而,十五名《第三世界季刊》編輯委員會成員在十九日即宣布辭職。在公開信中,這十五人反駁總編輯指該文已通過同儕評審程序的說法。他們指,他們曾經要求Shahid Qadir向他們提交評審報告,但不得要領。而且他們從其他渠道得悉,Bruce Gilley的文章本是向《第三世界季刊》的其中一期專號(Special Issue)投稿。但專號的客席編輯John Narayan 和 Leon Sealey-Huggins認為該文並不適合,所以連將它交送同儕評審的程序也沒有做。而後來該文章卻以常規來稿的姿態被送往同儕評審程序。但這十五人的公開信稱,他們得悉其中一位審稿人的決定是拒絕刊登這篇文章,之後「The Case for Colonialism」才變成觀點文章出現在期刊上。

這十五位(前)編輯強調他們支持言論自由,而且認同具挑釁性的文章可帶來重要的辯論,但這篇文章根本沒有如總編輯所言通過正常的評審程序。再加上文章的內容「忽視以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之名而實行的暴力、剝削和持續的傷害」,這篇冒犯性和會帶來傷害的文章「顯然違反言論自由的原則」。除了宣布辭職外,這十五人也在信中要求期刊撤回文章。

文章是為左翼設下的陷阱?

當不少學界中人要求期刊撤回文章時,亦有人認為向期刊施壓並非最好的回應方法。例如美國新興左翼雜誌《時事》(Current Affairs)的主編Nathan J. Robinson撰寫了一篇長文批判Bruce Gilley文中提到的觀點。Nathan J. Robinsion指Bruce Gilley故意無視西方殖民主義頭三百年的歷史,因為如果提及該三百年的殖民史,就不得不提到西方殖民者如何幾近令美洲的文明滅絕。而且Bruce Gilley在文中亦完全沒有提過殖民者做過的任何一宗暴行。

Bruce Gilley強調他是用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以衝量殖民主義。但Nathan J. Robinson指出,Bruce Gilley的所謂成本效益分析就等同於以「拯救了501人」來為屠殺500人辯護一樣。Nathan J. Robinson認為就算成本效益分析是合理的評估殖民主義好壞的方法,Bruce Gilley在文中也要靠歪曲證據來強化自己的立場。

儘管Nathan J. Robinson直斥Bruce Gilley的文章能與否定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說法相提並論,但他並不主張要求《第三世界季刊》撤回文章。Nathan J. Robinson懷疑,Bruce Gilley是故意寫出一篇這樣的文章來激發眾怒。只要有人要求期刊撤回文章,Bruce Gilley就可以指控左翼主張言論審查,而且對真相不感興趣。因此,Nathan J. Robinson主張要直接回應Bruce Gilley文章的觀點,讓更多人知道這種為殖民主義翻案的論點根本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