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仰望抗命者、信守法治,還是我們的出路嗎?| 杜振豪

在昨夜支援抗命人士的法會上,筆者耳聞楊岳橋的一段話,着實感到難受。謹此援引香港獨立媒體網的報導,讓各位仔細咀嚼。

//公民黨黨魁、大律師楊岳橋表示,過去從來不會講法庭的任何一句壞話,然而這兩天已經開始有點猶豫;又反問在場集會人士能否感受到自己內心的痛苦。楊岳橋強調,有人可能因為一單案件而對法庭失去信心,但認為港人仍然要相信香港的法治,因為這條防線不能失守。

他在台上發言時,情緒激動和流淚,又勉勵有機會成為法官的人要努力,「我成日都同犯了事的年輕人講『一個案底有幾大嘅影響』,但今次入獄的13人都因為案底而令人生變得更精彩。」

楊岳橋又慨嘆,自己是無膽和懦弱的成年人,做不到年輕人做的事,所以唯有在鐵窗外繼續努力堅守陣地:「鐵窗不能擋住佢地對香港的熱情和愛。」

他希望港人能夠為13人都多行一步,令他們知道絕不孤單。「即使他們的身體不自由,但靈魂是自由的,等佢地知道我們是在一起抗爭。」//

聽到這裏,筆者更忍不住要說些不中聽的話:

1.朱凱迪才說完「一日沒有民主,一日沒有法治」,你就叫人「相信法治」。事實上,「法治失守」與否,完全取決於政府,與人民是否相信無關。更何況,現在叫人「相信法治」,究竟是想叫人相信甚麼呢?是叫人相信法律程序是合乎公義?還是叫人即使覺得法律程序不公義,也不要質疑?不要怕,只要信?

2.在某個意義下(例如陳獨秀那段話),坐監確實可以是「精彩」的人生經歷,但放在下面第三點的語境就是完全混帳;

3.整個發言分開「我哋」同「佢哋」,「我哋」係懦弱的成年人(而且強調法律專業),只能繼續堅守陣地相信法治;「佢哋」則是勇敢的青年人,因此坐監都可以變成「精彩」。我完全無法理解,為甚麼要分開兩班人,為甚麼不能由成年人去精彩一下。這段發言與其說是打氣,不如說是繼續製造psychological comfort zone,好讓「懦弱的成年人」能夠繼續堅守陣地相信法治。這種態度不是壯大抗命行列,而是叫群眾站在「成年人」的位置,仰望抗命者同時與抗命者拉開距離。

繼續仰望抗命者、信守這樣的法治,還是我們的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