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的軌跡(一)-記車路士大敗予般尼 | 車九強

現在是車路士衛冕球季的首戰,筆者正在觀看-不,在收聽般尼球迷此起彼落的歡呼聲。

這是車路士衛冕球季的首戰,也很有可能是干地 (Antonio Conte) 在車路士生涯的倒數幾場。筆者必需申明,筆者除了不時對干地換人調度感不解外,絕對支持干地留任車路士。上季干地在季初大膽變陣,採用3-4-3陣式,後來居上最後奪冠外。此外,干地比摩連奴更為積極起用年青球員,一反過去租借大軍只供租借之勢。更重要的是,干地在上任首季就帶來榮譽,這絕對是能力的保證。

可惜,有能之士還是敵不過奸佞。

車路士首戰大敗,當然卡希爾 (Gary Cahill) 於比賽早段魯莽出腳直紅,打亂球隊部署;而球證執法過於嚴謹亦為一因,但背後有影響更為深遠因素,例如戰術、球員調度及買賣策略的失誤。

沒有夏薩的日子

上季車路士的致勝良方簡而言之就是穩守突擊。大衛雷斯 (David Luiz) 一反「後防炸彈」之名,配合卡希爾指揮及艾斯派古達 (César Azpilicueta) 超水準補位,以簡迪 (N’Golo Kanté) 及馬迪 (Nemanja Matić) 作為第一度屏障穩住後方。然後配以兩翼快馬,以夏薩特 (Eden Hazard) 配合柏度 (Pedro) 或韋利安 (Willian) 進行快速反擊。轉陣之初,不少強豪如曼城均適應不及,敗於此成功方程式。

但到季中,連勝過後,球隊們漸漸適應,或更密集的防守對應,或如熱剌以同樣戰術對應,與車路士互拼快速反擊,車路士漸漸吃不到甜頭。如有留意車路士上季比賽,不難發現夏薩特可謂「一個救全家」。 車路士陣中存在一個極大問題,就是中場雙防中都偏向防守及前插,缺乏中場串連能力,導致車路士多次在中場斷球,影響進攻效率。而夏薩特的中場統治力,既能墮後分球,又能適時前插,能傳能射,而車路士下半季亦主要以夏薩特推動進攻。

到今季,夏薩特尚在養傷,車路士的進攻就馬上顯得乏力。今場干地擺出4-5-1,以法比加斯 (Cesc Fàbregas) 及簡迪出任雙防中,就明顯想要加強中場串連能力。但法比加斯防守能力及體能欠佳,擅攻不擅守。去季每次都是在下半場或比賽未段後備上陣,在敵方球員體力下降的情況下,自然踢得游刃有餘,屢建奇功;但當正選上陣時就略顯無力。沒有夏薩特,車路士的進攻顯得處處受制。

干地球員編排出錯

今場正選名單,筆者一看韋利安擔任進攻中場便心知不妙 。無容置疑,在摩連奴治下,韋利安可說是踢出了最成功的球季,而上季在快速反擊上,韋利安亦有著卓越的貢獻。但當面對對方「大巴」時,韋利安卻在進攻端時時有著「災難級」表現。

韋利安體能超強,而且速度極快,曼城就曾裁在韋利安身上。但其踢法極為黏球,且每次做決定前都要先來幾下插花或假腳,看起來甚是精采,但在球場上便是對進攻節奏的破壞,而且其進攻選擇奇差,今場便對般尼多次在傳球路線做錯決定,導致進攻中斷。

而干地今次將韋利安、巴舒亞伊安排於進攻最前兩點,可說是一個逼於無奈卻又極為錯誤的決定。一來韋利安無法擔任進攻中場之責,二來巴舒亞伊護球能力稍弱、反而速度及傳球能力更有保證,難以擔任單箭頭。從車路士上半場進攻端表現可見,巴舒亞伊得不到任何傳送,即使到腳,也被防守球員斷掉。加之韋利安可怕地弱的串連能力,卡希爾直紅導致小將保加 (Jérémie Boga) 無奈被換下,車路士進攻端表現「可比」英冠中游球隊。

直至下半場換入莫拉達 (Álvaro Morata) 車路士在進攻端的表現方為得到些微改善。但筆者認為,下半場追回兩場之主因,是般尼防守球員的散漫及放鬆。

戰術演練?

筆者於今場留意到一點車路士頗有趣的新戰術,就是防守球員的調度。從卡希爾第一球失球出腳,導致直紅起,車路士後衛便一直在積極的前插,其中大衛雷斯便因此攻入一球。而有趣的是,干地在後防排出的可說是四中堅陣式,當中除艾斯派古達外,其餘四人均長時間擔任正中堅。(其中傳統英式中堅卡希爾便因此收得一紅)

當然,後衛輪流前插可能是中場少踢一人,要填補進攻支援之故。但假若這是為漫長球季作演練,以增添戰術彈性,也可說值得一試。一來上季長期擺出三中堅,後防三將在保持防守集中力的情況下,既可保持防守強度,又可以增加進攻端的彈性,例如利用大衛雷斯的進攻能力、魯迪加的制空力及艾斯的傳球能力。

但同時,這戰術可說是雙刃劍。一來球員輪換要求更高,再者防守端需要極強默契,否則失位頻頻,不斷出現今次的英甲級防守。

球迷最討厭的車路士奸佞之臣-艾文拿路

如果要票投車路士球迷最討厭之人,筆者未投先知,結果絕對是車路士技術總監-無能人士艾文拿路 (Michael Emenalo) 。

這位技術總監掌握球員買賣權,過去多年不斷作出錯誤決定,包括於今年送走艾基 (Nathan Aké) 及數年前賣走迪布尼 (Kevin De Bruyne) ;以及在接連不斷的恐慌性收購,如數年前的柏圖 (Alexandre Pato) ,領隊每每得不到心儀球員;有潛質的新人、年青球員又只能過著不斷的外借,年換一隊,浪費青春,又只作外借圖利之用。

而今年,多次傳出消息指,干地因為艾文拿路的失敗收購策略憤而求離,又賣出多位球員,而大量年青球員又在外借當中,包括蘇馬 (Kurt Zouma) ,最後只草草購入莫拉達、魯迪加 (Antonio Rüdiger) 、巴卡約高 (Tiémoué Bakayoko) 及卡巴尼路 (Willy Caballero) ,導致鬧出一隊名單只有17人,球員有減無增,大大打擊兵源。

筆者留意到網上有評論指這是艾文拿路對干地的「考驗」,筆者無意冒犯,但「考驗」一詞著實多有不實,以上轉會策略失誤明顯是艾文拿路的無能,以及對干地惡意報復。上年尾傳出,干地向油王推薦剛離開羅馬的前羅馬體育總監沙巴天尼 (Walter Sabatini),最後遭油王拒絕。艾文拿路既無能又小心眼,如何會放過干地?